隆庆开关

隆庆开关,第1张

隆庆开关 历史上,明朝的隆庆开关为什么只开了月港一个港口?

谢谢邀请。

针对明朝的“隆庆开关”为何只开了月港这一个港口的问题,在我看来还是受当时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多重影响,绝非单方面一蹴而就。

接下来我们通过三个方面具体讲解一下。

一、为何要隆庆开关?在讲解明朝为何只开放了月港一个港口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明朝为何要进行“隆庆开关”。

1、明太祖定下的“海禁政策”明朝初年,由于倭寇对沿海地区的屡屡侵扰,不仅对当地居民人身安全产生伤害,而且倭寇还屡次涉足沿海贸易,欲从经济上作为突破口,打开明朝的沿海市场。

为了防止倭寇的阴谋得逞,明太祖朱元璋于1371年(洪武四年)十二月初六(丙戌)颁布了海禁政策。

在政策当中,除了对倭寇等外来人员进行拦截,同时对沿海居民来说也“不得私自出海”。

当然,在下令海禁的同时朱元璋依旧倡导开展藩属国来朝的朝贡贸易,毕竟该贸易既能彰显大明国威,也能增加朝廷收入,风险系数也小,一举多得。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2、成祖之后海禁政策的明显松弛1404年(永乐二年)正月十八(辛酉),称帝第二年的明成祖朱棣下了一道诏令:“逐下令禁民间海船”。

所以,虽然表面上看似通过“郑和下西洋”等举措来加强对外贸易,但实则如同朝贡贸易一般,更多地是为了宣扬国威,从朝廷官方层面来进行贸易,而民间贸易照样是严令禁止的。

但可惜的是,自明成祖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去世之后,明朝在全世界的地位开始渐渐走下坡路,随之而来的影响便是朝贡贸易的萎缩,贸易萎缩意味着收入减少。

同时,随着朝廷的疏于管理,海禁政策也开始渐渐松散了下来,而越来越多的沿海居民为了生活便开始怀着侥幸的心理违反规定出海贸易。

明成祖朱棣画像3、被动不如主动海禁政策的松弛,恰恰给了倭寇一个很好的时机。

到16世纪中期,大明的沿海地区倭寇横行,加之还有一些趁乱作歹的海盗,百姓苦不堪言,而朝廷也是疲于奔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嘉靖时期开始,文武百官为此产生过多次大讨论,在数次讨论之下,以福建巡抚谭纶为首的一派渐渐产出一种新的观点,就是废除旧有的海禁政策,由倡导沿海居民出海贸易来解决边境海寇横行无忌的问题,与其被动受敌不如主动打开市场正面根治问题。

明世宗朱厚熜画像但可惜的是,终嘉靖一朝,开放沿海贸易一事都未曾得到允准。

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60岁的嘉靖皇帝去世,第三子裕王朱载垕继位,是为明穆宗,以明年(1567)为隆庆元年。

明穆宗继位之初,在政事处理上还是十分勤快的,而且任用徐阶高拱等人积极革除前朝弊政。

也就是在隆庆时代,在嘉靖朝一直未能解决的对外贸易难题得到了转机。

1567年(隆庆元年),明穆宗首先在接受了福建地方官员许孚远、涂泽民的建议下,同意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并且在同年将位于漳州口岸的月港作为沿海民众出海贸易的港口。

因发生在隆庆年间,所以该事件被称为“隆庆开关”。

二、为何只开了月港一个港口?在讲解了为何会隆庆开关之后,我们再来具体说说为何只开放漳州月港一个港口的问题。

1、政治方面考虑:由于到隆庆时期,明朝的国威已然大不如前,这一点从朝贡贸易就可明显看出。

所以一方面急需通过解除海禁祖制来扭转劣势局面,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倭寇趁势入犯中原,由此才决定开放港口,但数量不宜过多。

2、地域方面考虑:在当时,位处福建漳州的月港,由于本身地处半封闭的地势,所以在交通上极为不便,但也正因此不便,才可以使朝廷对于月港有更全面更实际有效的管理。

月港形势图3、经济方面考虑:由于长时间的海禁政策,加之朝贡贸易规模的缩减,导致国库收入日渐空虚,朝廷不得不另辟蹊径增加收入。

总结:综上所述,由于海禁政策后期的松弛管理以及朝贡贸易规模的缩减,朝廷一方面要面对海盗和倭寇屡屡为患的窘境,另一方面在收入上也逐渐呈赤字状态,所以在诸多因素影响下,1567年颁布了“隆庆开关”,开放了福建漳州月港为沿海贸易的唯一出口。

虽然,开放月港对于朝廷收入确实起到了暴涨的效果,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将一国之海上贸易集中在于一港,终究还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所面临的困局。

加之朝廷对于月港的管理极其严格,只允许漳州和泉州两地的居民出海贸易,而且必须得有“船由”、“商引”者方可通行,而所需的通行证每天只有100张放出。

明穆宗朱载垕画像所以,月港的开放只能说是对于明朝经济态势疲软的一种改良而非根治,主要还是相对于明朝一直以来海禁政策之下的经济水平而言,具有跨时代意义,由国家层面的朝贡贸易转为了民间也可贸易,推进了私人贸易和对外联系。

但从根本上来讲,杯水车薪,并未达到尽数满足沿海贸易需求的目的。

行文不易,我是“史海甄客百晓生”,如果认可我的回答,欢迎关注并多多支持,谢谢大家。

言史堂带你回顾前朝旧事月港—福建古代四大商业港口之一,福建漳州所辖,地处九龙江入海处,因其港道“外通海潮,内接山涧”,因其状似弯月而得名!月港此港口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自古也不是深水良港,其出海都需要弯弯绕绕,那么为什么他会成为明朝官方允许的贸易港口?有这么以下三点理由:其一:民间走私猖獗,官方无法治理。

地理环境的弊端恰恰又是成就其地位的最大原因。

附近多山区,其环绕月港,造就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空间。

交通不便的同时政府的有效管辖力度也不够,到隆庆元年,月港地区乃至漳州已经成为民间走私活动比较猖獗的地区。

整个漳州都已出现“风向帆转,宝贿填舟,家家赛神,钟鼓响答,东北巨贾竞湾争驰”的局面。

月港更是因此成为沿海少有的热闹之地,被民间誉为“小苏杭”。

其二:倭寇问题。

倭寇问题屡禁不止,海禁不开,福建靠吃海为生的农民就只能入海为寇,这也是“嘉靖倭乱”“十倭九华的主要根源。

经过上百年的海禁镇压,该问题一直不能得到有有效解决。

堵不如疏的的原则也渐渐被提及,希望有一个固定的通商口岸出现。

其三:利益驱使。

历朝历代都不乏有识之士,已经有相当的官员意识到海洋贸易会带来巨大的利益,陆陆续续开始有人提议开放港口贸易。

历史总是选择人的,而这时候恰恰选择了明穆宗隆庆帝,而隆庆也选择了月港。

1567年,明穆宗隆庆皇帝继位。

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利用隆庆改元而政治布新之机,奏请在漳州月港开放海禁,准许中国商民出海贸易。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隆庆皇帝的批准,历史上著名的“隆庆开关”正式开始。

在隆庆帝和明朝廷的角度来看,管理和控制海上贸易的目的已经达到,也有了额外的财政收入,所以只开月港就理所当然了。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740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