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继承其父司马昭的晋王之位,数月后迫使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他,定国号晋,建都洛阳。
晋武帝即位后,大封宗室、继承了两汉的封国制。
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浚等人分兵伐吴,280年灭吴,统一全国。
晋武帝之子司马衷近乎白痴,群臣多主张立齐王司马攸为皇位继承人,而晋武帝固执己见一心想让其子司马衷即位,遂于283年逼死了齐王司马攸。
公元290年,晋武帝死,子晋惠帝司马衷即位,武帝死后,外戚杨骏和杨太后,父女合谋,掌握了朝廷大权。
惠帝是一个近乎白痴的庸人,而其皇后贾南风怀有政治野心,并手段毒辣。
291年三月,贾后联络楚王司马玮,杀了杨峻及其家属和党羽数千人,命汝南王司马亮与太保卫瓘共录尚书事以辅政,楚王司马玮为卫将军,领北军(守卫京城的禁军)中侯。
从此,贾后把持朝纲,为所欲为,同年三月,司马繇密谋废除她,却反被贾后罢官职、废王号。
291年六月,贾南风诬告汝南王亮与卫瓘图谋不轨,让惠帝给楚王玮下诏,命他将汝南王亮与卫瓘等人免官。
楚王玮接到密诏,借机发泄私怨,连夜派兵包围了二人的府第,汝南王被杀。
不久,贾后又以惠帝的手诏,责楚王司马玮擅杀大臣,杀司马玮。
至此,朝廷权力都落在贾南风手里。
贾后以贾模为散骑常侍,加侍中;安南将军裴楷为中书令,加侍中,共掌机要。
299年末,贾后将皇太子司马遹废为庶人,又将其毒死,以便自己长期专权。
300年四月,赵王司马伦在他的心腹孙秀的谋划下,宣称为太子报仇,起兵进攻洛阳,杀贾后及张华、裴頠等。
301年初,司马伦自立为帝。
与此同时,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拥兵各据一方。
301年三月,齐王司马冏与豫州刺史何勖、龙骧将军董艾等起兵共同讨伐赵王伦,并派遣使者约请成都王颖,河间王颙等发兵,诸王先后响应。
四月,洛阳城中卫将军王舆与广陵公凗发动兵变,自南掖门入宫,杀了孙秀及其党徒,囚禁了赵王伦,不久赵王司马伦被杀。
晋惠帝复位,齐王司马冏辅政。
惠帝无子,按亲疏顺序应由成都王司马颖为皇太弟。
齐王冏贪恋权位,立了惠帝一个侄子司马覃为皇太子,引起成都王颖的不满。
302年,河间王颙推尊成都王颖为首,起兵讨冏,骠骑将军长沙王司马乂起兵为内应,发兵攻司马冏,司马冏兵败被杀。
齐王冏死后,长沙王乂(“开朗果断,才力绝人,虚心下士”) 入掌朝柄,与河间王颙、成都王颖间嫌隙渐生。
303年七月,颙、颖联合起兵讨伐司马乂,颙命张方率军七万,自函谷关东攻洛阳;颖派陆机等将兵二十万南向洛阳,战久,司马乂粮乏,东海王司马越秘密与殿中诸将联合逮捕了司马乂,次年初司马乂为司马颙部将所杀。
304年,成都王司马颖进占洛阳后,把持朝政。
同年三月,废司马乂所立皇后羊献容,废皇太子司马覃,不久以皇太弟之身份都督中外诸军事。
304年七月,东海王越奉惠帝诏亲征颖,为颖所败,逃归东海。
同月,幽州刺史王浚联合并州刺史司马腾起兵讨伐司马颖,司马颖以匈奴贵族刘渊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发匈奴人抗浚、腾军,刘渊遂乘机起兵反晋,旋即拥众五万。
王浚与司马腾连破颖军,邺中大震,司马颖仓惶挟惠帝奔洛阳,返洛阳后司马颖军政权被夺,大权落入张方之手。
304年十一月,张方挟持惠帝和司马颖、司马炽等西迁长安,次月,诏司马炽代司马颖为皇太弟。
遥以司马越为太傅(越辞不受),与颙夹辅帝室,这时朝政大权转入河间王司马颙手中。
305年,东海王司马越以迎惠帝为名,起兵讨伐河间王司马颙。
306年,司马颙败,司马越迎惠帝还洛阳。
成都王司马颖北渡河为人所杀,河间王司马颙后来在应诏赴洛阳途中为人所杀。
公元306年,惠帝中毒死,皇太弟晋怀帝司马炽即立,朝政大权落入东海王越之手。
经过这次变乱,西晋的统治机能从此瘫痪。
308年,刘渊改称皇帝,建都平阳,国号汉。
310年刘渊死,子刘和立。
刘渊死时,受顾命之托的刘聪握十万劲卒,刘和发兵要消灭刘聪,反为刘聪所杀,刘聪即帝位。
311年三月,司马越病死。
311年五月,刘聪攻陷洛阳,晋王公百官及百姓死者三万多人,晋怀帝被虏到平阳。
晋怀帝被虏后,晋人立憨帝于长安。
公元316年,刘聪遣刘曜攻长安,晋愍帝出降,西晋亡。
怀、愍两帝在平阳受尽侮辱,最后都为刘聪所杀。
西晋至隋朝的历史?为什么许多历史书上把西晋定位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统?如果有人问,哪个朝代是中华第二帝国?一般人不会说隋朝,也不会说唐朝,而是说隋唐。
这么说,并不是因为隋唐的皇室之间都是姨表亲戚,而是唐朝无论在制度、经济、文化上都继承和发展了隋朝。
隋朝原本很强大,但二世而亡,影响力不够。
唐朝虽然很强大,但很多方面都不具备开创性,是继承性的。
所以要说到中华帝国的模式,一般都要把隋唐放在一起,他们一起开创了一个气势恢宏,霸业三百年的中华第二帝国。
同理,如果有人问,哪个朝代是中华第一帝国?一般人不会说秦朝,也不会汉朝,而是说秦汉。
汉承秦制使然。
秦汉之际,只有短短几年,虽然项羽开了历史了倒车,但是很快就回复了正常,这么短的分裂时间,还不足以造成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区别,对分裂的国家的认同感还没有建立起来,国家再大一统时,人们也不会感觉很突兀。
与此相对应,秦朝统一六国时,六国贵族无不想复国。
经过秦末战争的洗礼,很多六国贵族都被杀伐殆尽,人民也饱受战乱之苦,就不愿意打了,汉朝就顺利过渡,成就帝国。
700年后的隋朝,与秦朝极为类似。
隋朝统一时,有梁、陈、北齐、北魏等旧有皇族还存活于世,他们不甘于认命,想着造反,恢复祖业。
所以隋末乱世,各地草头王蜂起,经过8年战乱,草头王被一一削平,活下来的也不想造反了,国家稳定统一了。
其实这种稳定统一,必然还存在很多的政治妥协和利益分割,只是这不是专著,就不列举了。
而西晋,作为第二次大一统,也是实至名归的。
魏蜀吴三国纷争,从曹魏立国,到孙皓投降,有60年,一个甲子。
三国分别经过了3代人的时间,统治阶级之间,已经形成了地域和利益认同;被统治阶级也逐渐接受了分裂的国家的概念,所以西晋的统一,就不能用秦汉、隋唐之间的传承来类比,他是类似于秦朝的大统一。
不过,西晋的开创性实在不够,而且皇室统治能力欠缺,难以当的帝国二字。
所以,大家在讨论中华帝国的时候,往往都把他忽略了。
但是,从统一汉地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大一统王朝。
刚好昨天有一个人问我了一个类似的问题,其实有这样的提问我觉得挺好的,为什么是西晋而不是西汉?我们提起汉朝首先会说什么,汉承秦制。
没错,汉朝的制度基本上都脱胎于秦朝,并且汉和秦之间并没有出现分裂,只是内部的争斗,就像我们不说朱元璋在元朝末年和张士诚之间的争斗算是国家争斗一样。
刘邦和项羽的征战,只是为了争夺整个王朝的控制权,谁赢谁就拥有了秦朝的天下,秦汉之间的过渡类似于一个家族首领的更换。
西晋就不一样了,它统一的是汉末分裂的魏蜀吴三国,并且这三个王朝是被历史所承认的朝代,国家再次分裂,西晋完成了一统,按顺序来说自然就是第二次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