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准备2020考研的小可爱们听没听过大年小年的说法?当然,这个小年不是我们农历过小年那个小年哈。
所谓的考研“大小年”指的是当年考试难度的大小和录取人数的多少。
如果考试难度大、录取人数少我们就称之为大年,反之则称之为小年。
1考研历史上的大小年先给大家看一下近些年考研的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图表来源于网络):2院校的大小年除了整体难度的大小年之外,和大家考研最息息相关的其实是目标院校的报考人数和考研难度。
因为即便是全国考研人数再多,只要报考你目标院校的人数很少,那么你录取的可能性就非常的大。
不过大部分院校每年报考的人数不会出现大规模浮动,所以院校的大小年情况更多的出现在B区的院校或者一些二线高校。
除此之外,某些院校在当年进行大规模扩招或者新成立某个学院等情况也会导致大小年的状况。
例如2017年考研中,中国人民大学在复试时就进行了扩招,许多擦线的学生都幸运的被人大录取。
学姐建议大家在进行院校信息的收集时多查阅几年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进行分析比较。
同时选取最难的一年作为自己考研标准,以免出现报考人数突然增多难度加大导致措手不及的情况。
3大小年之间的具体区别综合而言,考试难度大、报考人数多的年份称之为大年,而考试难度小、报考人数少的年份称之为小年。
其中,英语政治的考试难度每年变化都不大,最能区分大小年的是数学。
在2017年之前考研数学的难度都不算大,平均三四年会有一年的考研数学难度相对提高。
不过从2017年开始考研数学的卷面难度突然增大,并在2018、2019年的考试中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
这说明考研对于考生的数学要求在逐步提高。
所以大家在复习时千万不要心存侥幸认为2020年的数学会进入小年,学姐认为考研数学的难度不会减少,甚至还有增加的趋势。
4说了这么多关于考研大小年的事情,学姐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迷信大小年。
目前考研热度居高不下、报录比逐步提高、考试难度稳定上涨,可以说每一年都是大年。
学姐建议大家把2019的难度当做自己的考研标准,最好再提高一点以确保留出足够的缓冲空间。
毕竟只有硬实力才是最好的考研捷径,大小年的预测既不准确也不科学,不要把自己的大事放在这么一个没有把握的几率上面。
5(1)考研人数逐年增长(2019年292万人)(2)往届生数量逐渐增多(近两年占据45%以上)(3)考研女生数量大幅增长(2019年占据60%)(4)考生报考主要集中在A区985、211高校,B区高校调剂火爆(5)考试难度增加(主要体现在数学上)(6)专硕人数超过学硕(7)推免生比例增加,学校研究生扩招但数量有限上述这些趋势想必大家在很多地方都见到过,根据这些情况来看,2020年考研同样不容乐观,大家还是要努力复习争取顺利上岸。
什么都会辜负你,但是汗水不会;一切都会离开你,但是努力不会。
2020考研的小伙伴们,请把所有的犹豫、侥幸、畏惧转换成斗志和奋斗。
学姐等着大家成功上岸的好消息。
考研是大几报名考研报名流程_时间_科目_备考攻略
今年会是考研大年吗?感谢邀请,来回答这个问题,有一个说法,考研有大小年之分,其实在我看来,我们国家的考研是很难分大小年的,因为考研的人数上了百万,这样分在各个专业的考研人数仍然是很可观的,从大的层面上说,基本上是不分什么大小年的,考研人的基数就那么多,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变。
从就业的层面上说,大学生毕业的就业出路就那么几个,考公、考研、进各类公司、创业(不赞成随便创业)、出国留学和暂时在家里待着,还有什么呢,就这很有限的几个选项,在这里面考研的大军就是上百万人,这是很那一时改变的,当然听说也有个别专业是从来也招不满的(包括北大),但这是极个别的现象,这样的专业即使学下来,估计就业的时候也是要转换轨道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纠结于考研的大小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过我个人认为今年的考研对考生而言是大利好,因为教育部刚上任了新部长,理科人才一般是缜密的、理性的,也是讲究数据和控制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是大利好,当然考研的成功上岸关键在我看来还是思维、复习的方法、外语数学基础和考研目标的合理确定,可以这样说,只要考生复习到位了,一般录取是可以有保证的,一起加油吧!
报考人数已完毕,报录比预计与上年相当,国外读研限制与疫情影响,特别是就业不景气,考研内卷成常态,竞争激烈。
考研早准备早努力,名校和好专业内卷更激烈,加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