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研 中药怎么记

中医考研 中药怎么记,第1张

中医考研 中药怎么记 为什么会出现一些院校出身的中医硕士不懂、不会、不知道如何使用中药的现象?

在我家乡凉山州西昌市,有一个叫冯道农的老中医,医术很好,号很难挂。

我婴儿时期满脸的湿疹到处都没办法,就是他看好的。

他有一个儿子,从小父子相传,几十年来手把手的教,去年我回家,去看鼻炎,他自己把一只手,父亲把一只手,同时开方,再修正校对。

他儿子已经50来岁了,还没完全独立出来。

中医治学之严,竟至于此。

但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中医,尤其是年轻中医,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天赋异禀,资质过人,能在几年内把别人几十年的精髓融会贯通。

不知道你们在看病的时候,是否有一个师父耳提面命,淳淳教导,对你负责,对病人负责。

受邀这个回答,我本不想介入。

但又冲动一下写出来。

写了,有些得罪。

勿对号入座。

某中医大学博士生导师,搞了几十年教学,带了不少博士生出来。

退休后,本想就此以教终老。

不想被有名气的某堂盯上。

许以高薪,邀其坐堂出诊。

师一时心动,应允。

大招牌,大宣传,大气势。

每日诊号已掛到二十日以后。

可不知怎样,号越掛越近,终至当日有号。

逾半年,每日3O号,竟掛不到一半了。

没有回头客,门前冷落车马稀。

堂主到没啥不悦,只当花钱买个广告。

导师自觉愧对高薪,更有颜面难过,托有家事,一拍两散,回去复教了!1966年以前的中医院校毕业生,是纯中医。

之后的毕业生,中西医知识渐次倒置。

尽管坐到导师之位,难以诊时让中医到位,更难以有疗效明显到位。

初,病人是冲着导师牌子来,号费再高,有效即可。

无效,傻子才会再来!所以,在校讲职称职务,临床讲口碑讲疗效。

没有几十年滾雪球般滚出的病员基础,没有馨香撩人的口碑,在社会在民间飘逸,没有真正用中医辨证论治,没能基本达到一剂知三剂已的疗效,的确难成民众认可的好中医!术有专攻。

导师教学在校定是好手。

千不该万不该一时起意,一把年纪才来出诊“开生荒”,可谓自寻失颜了。

此例,并非说,所有导师均不会诊病。

那些经常在临床上滚爬,一步一个脚印的导师;那些在中西医混杂学和教中仍把中医为主的导师;那些临床上尽量少开西医诊捡单的导师;那些诊病时不首先看病员拿的西医诊捡单,不听病员先说的西医病名,坚持首以中医珍闻问切诊病求因的导师,仍然是中医,好中医,价虽贵仍一号难求的高级中医!别误会。

此文非所谓民间中医攻击学院派的无聊纠缠。

老夫亦学校5年毕业。

只是赶上好年头,校内西医尚未猖獗。

老师教学,学生学习时内难经伤皆用原著,内外妇儿也是纯中医教材。

早年起就坚持知西不用西,在医院宁贫也坚持以中医治病。

数十年才能在三线居地,口碑有一定名气,病员有一批忠粉,生存有一方天地。

足矣!病员求诊,初看名气,终要疗效。

有博导尚如此,况乎硕士?这,就是行内人给题主的答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4426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1
下一篇 2022-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