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什么意思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什么意思,第1张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什么意思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意思?

是〈夏日绝句〉不是《乌江》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今译]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解说]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怎样的一种高度?

这首诗是李清照所写,全诗如下: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人在活着的时候,就要做其中的俊杰。人死以后,要当鬼里的英雄。人们到现在都还在怀念项羽,宁死也不愿偷生过江东。


这首诗写出了无惧生死的人生姿态,死并不可怕,与其苟且地活着,我宁愿当死后的英雄。谁也不能折了我的脊梁。人活着,就要竖立高洁远大的志向,有报国奉献的精神。


作者的词一向婉约,清丽。而这首诗的诗风却刚劲有力,气势高昂,直抒胸臆。作者追思项羽,钦佩他的精神和气节,痛恨此时的宋朝,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安。


这是一种不输于男儿的气魄。活着就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即便死了,也绝不怂,这才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王昌龄写过“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李贺写过“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戴叔伦写过“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徐锡麟写过“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陈毅写过“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报着必死之心,做着忠国之事。壮烈激昂,死生不惧。笔墨酣畅淋漓,写尽了作者心中的豪迈,强烈的爱国情怀。


有国才有家,国富才能民强。我们的锦绣山河,是历经了无数的磨难与沧桑,才走到了今天的繁荣富强。有多少人舍小家,顾大家,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平安祥和。


一个有骨气的民族,才是打不垮的民族。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生死都要守卫我们的国家。这才是一个人最高尚的情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此诗作者为李清照,是她南渡后的作品。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敢与辽金交战,收复失地。 诗中中人杰和鬼雄是指项羽,他被刘邦打败,退到乌江岸边。他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便拔剑自刎而死。 诗人想起了项羽,对项羽不屈不饶,悲壮豪迈的高尚气节表示钦佩与敬慕。李清照和许多爱国志士一样,对南宋政权的现状极度不满和失望,她企盼着有忠勇之士横刀立马,抵御强掳,收复失地,重整山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5056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2
下一篇 2022-1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