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唐代的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
或说“未详所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
今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
时至今日,人们甚至不再去考索旧题的原始创制者究竟是谁,而把《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的真正创制权归之于张若虚了。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
此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评价:
王?运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陈兆奎按:《春江花月夜》:萧杨父子时作之,然皆短篇写兴,即席口占。至若虚乃扩为长歌,?不伤纤,局调俱雅,前幅不过以拨换字面生情耳。自“闲潭梦落花”一折,便缥渺悠逸。)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陈兆奎按:昌谷五言不如七言,义山七言不如五言,一以涩炼为奇,一以纤绮为巧,均思自树一帜。然皆原富体。宫体倡于《艳歌》、《陇西》诸篇。子建、繁钦,大其波澜;梁代父子,始成格律。相沿弥永,久而愈新。以其寄意闺闼,感发易明,故独优于诸格。后之学者,已莫揣其本矣。) ----《王志》卷二,《论唐诗诸家源流》附陈兆奎按语
闻一多曰: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
锺惺曰: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唐诗归》卷六
谭元春曰:春江花月夜,字字写得有情,有想,有故。
陆时雍曰:微情渺思,多以悬感见奇。 ----《唐诗镜》九 盛唐卷一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谁?《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若虚。
张若虚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闻一多评价《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
附录《代答闺梦还》,供您参考: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是哪个时期的诗人?张若虚(约647年-- 约730年),字、号均不详,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初唐诗人。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张若虚的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曾任兖州兵曹。故事始于唐中宗神龙二年,横跨唐朝由盛及衰的半个世纪,穿越人、鬼、仙三界,讲述诗人张若虚上元节明月桥边邂逅名门闺秀辛夷,一见钟情,未及倾诉衷肠,却被鬼卒错拘而亡。张若虚成为阎罗殿上的“钉子户”,不肯投胎,坚决要见辛夷一面。得道成仙的曹娥帮他遂了心愿,27岁的张若虚死而复生,与66岁的老妇辛夷在明月桥下相见,吟出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唐代的。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来历是什么?有一首诗,后人称之为“孤篇盖全唐”,清末学者王?运说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说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这首诗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惜的是,诗人张若虚和他的这首名作,在很长时间里一直都默默无闻。
有关张若虚的资料流传下来的极少。他的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也只能在《旧唐书?贺知章传》等典籍里简略地看到一些。
《全唐诗》记载,他是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大约生活于唐高宗龙朔年间到唐玄宗开元初年,他曾经担任过兖州兵曹,和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旧唐书》里说,中宗神龙年间,张若虚和贺知章、贺朝、邢巨、包融等人,“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
郑处诲的《明皇杂录》说他和刘希夷、王昌龄等诗人一样:“虽有文章盛名,俱流落不遇,恃才浮诞而然也。”
除此之外,已很难找到其他的记载。我们只能大略猜测,张若虚才华出众,曾经名扬京都,但由于恃才放旷或是其他原因,仕途坎坷,流落不遇。
不仅是张若虚,连他的这首《春江花月夜》,也同样差一点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唐代,张若虚没有诗集传世。甚至,一直到元朝,他的《春江花月夜》从来没有被人重视过。据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考证,今存唐人选唐诗十种、唐人杂记小说,宋代《文苑英华》、《唐文粹》、《唐百家诗选》、《唐诗记事》,元代《唐音》等唐诗选本,都没有选录他的诗。
不仅唐诗选本没有记载,就连从唐朝到明朝的二十多种诗话里,也没有一个字提到过张若虚和《春江花月夜》。
最早收录这首诗的,是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乐府诗集》里共收有《春江花月夜》同题诗五家七首,张若虚的这一首也在其中,然而只是作为乐府宫体诗收录的。直至明人杨高?的《唐诗正声》选本,仍然没有把他的诗选入“正声”。但幸运的是,这首诗终于被保留了下来。
到了明朝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古今诗删》收录了这首诗,其后,万历年间的《唐诗所》、《唐诗解》、《唐诗归》,崇祯年间的《删补唐诗脉笺释会通评林》、《石仓历代诗选》,明末成书的《唐诗镜》也都选录了此诗。而最早提到张若虚及其诗歌的诗话,是成书于万历年间的胡应麟的《诗薮》。
到了清代,张若虚和《春江花月夜》越来越被人重视。所有重要的唐诗选本,比如成书于康熙年间的季振孙的《唐诗》、徐增的《而庵说唐诗》、《御制全唐诗》,成书于乾隆年间的沈德潜的《重订唐诗别裁》、管世铭的《读雪山房唐诗钞》等等,都收录了这首诗,有的还附录了有关的评论。
到了晚清近代,这首诗终于名声大噪,成为了唐诗里的名篇。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命途坎坷的名作吧: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首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的春江月夜图。诗人尽情赞叹了大自然的奇丽景色,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并把这些扩大开来,和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艺术境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