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害关羽

诸葛亮为什么要害关羽,第1张

诸葛亮为什么要害关羽

诸葛亮为什么要害关羽,下面为你汇总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

诸葛亮是怎样害死关羽的?

关羽守荆州之时,孙权假意以诸葛瑾一家老小为人质,派谨去刘备处讨还荆州。刘备看诸葛亮面子,答应先将荆州之三郡归还,遂修书一封递交关羽,企图借关羽之口拒绝归还荆州。诸葛瑾失败而归之后,孙权便将仇恨寄予关羽一人之身。随后孙权又想,既然刘皇叔已经应允将三郡归还,就直接派三名官员去三郡上任。结果又被关羽轰了出去。此时孙权更加记恨关羽。可以说诸葛亮是拿关羽当挡箭牌,将刘备与孙权两家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全部嫁祸给了关羽一个人。后面又没有能够及时帮助关羽,导致关羽被擒获后,必遭孙权杀之。实际上,三足鼎立之后,如果诸葛亮肯让出一点地盘给孙权,以疏通两家关系,合力抗曹。关羽就不会死,也可能不会有后来的局面。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关羽?

因为关羽失守荆州,所以诸葛亮要杀关羽。一直瞧不上士大夫,赤壁之战后对诸葛亮很是嫉妒。诸葛亮对待关羽,特别注意分寸,并努力维持一个客客气气的良好关系,因为关羽并不十分买军师账的。

关羽驻守荆州,北有曹 *** ,东有孙权,三分天下局势已定,可是关羽为什么孤军北上,这并不符合常理,此时他身后没有任何支援,难总不会他比刘备还急着收复汉室?

就算关羽看不明白,刘备和诸葛亮也看不明白?其实不仅刘备诸葛亮看明白了,关羽也看明白了,就连曹 *** 和孙权也都看明白了。关羽不死,大家的日子都不安生;关羽死了,大家才能放心。

诸葛亮为何与关羽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

“语不惊人死不休”,题主这个问题提得真是震古烁今不同凡响。诸葛亮和关羽有矛盾?别闹了,谁告诉你有矛盾的?哪本书上写的?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

关羽对诸葛亮有意见,仅仅表现在诸葛亮刚刚来到刘备阵营,刘备表现得和他关系非常亲密,甚至亲密得超过了关张,搞得这哥俩有点“吃醋”。“於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原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三国志-诸葛亮传》

除此以外,诸葛亮和关羽之间的关系就没有记载了,但是关系应该不错。为什么呢?因为刘备打西川的时候,镇守荆州的是诸葛亮和关羽搭班子。如果这俩关系不好,刘备留着他们俩自己掐架吗?

还有就是马超投降刘备后,关羽不太服气,还写信问诸葛亮“我和马超哪个更厉害呀?”诸葛亮还给他戴高帽。两个人的关系应该是不错的,不然关羽干嘛不问其他人,单独要问诸葛亮呢?(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三国志-关羽传》)

所以,谁说关羽和诸葛亮关系不好,谁自己恐怕就是做梦没睡醒吧?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刘备诸葛亮为何要借刀杀关羽?

关羽长期驻守荆州,以后的格局很有可能是四足鼎立,而不是三吴鼎立。这个是魏蜀吴都不愿看到的

关羽资历和威望都非常高!是朝廷统兵元老级将领。又是山西门阀大族出身,若在荆州富饶咽喉之地振臂一呼,必定天下响应!这也是曹 *** 当时吓的要迁都的原因!如果关羽在荆州割据,刘备是没有一点办法!

关羽是忠于汉室,接受傀儡汉献帝的虚衔,也不接受刘备的册封。可见关羽与蜀汉政治理念并非完全相同!独大后关羽很大概率会与蜀汉分道扬镳




刘备诸葛亮为何要借刀杀关羽?

从情感而言,刘备不太可能杀掉关羽;从稳定人心而言,刘备也不会杀掉关羽让将士们失望;从军事利益而言,刘备也不希望杀掉关羽而失去荆州。

如果刘备不想杀关羽,借给诸葛亮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杀关羽。

但是,历史就是历史,不可否认,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绝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记载那么简单,里面猫腻很多,这个值得仔细品味。

01

孙权、曹 *** 就是睡觉也在梦里惦记着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217年)春,孙权与吕蒙商议,准备伺机收回荆州,于是积极备战。孙权又命都尉徐详拜访曹 *** ,请求归降,曹 *** 同意修好,立誓重新结为姻亲。

这是非常敏感的时刻,值得仔细琢磨一下。

回过头来看一下,孙权对荆州的意图吧。

208年,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就占据了荆州部分地区,孙权碍于孙刘联盟的存在,而且面对着曹 *** 的威胁,没有跟刘备彻底翻脸,但始终存在着纠结的情绪。

周瑜是坚定地主张杀掉刘备、诸葛亮,夺回荆州的,一了百了,但当时孙权没有同意。孙权留着刘备、诸葛亮,并不表明他不惦记着荆州。仅仅是认识、策略不同,但夺取荆州的意图一样。

周瑜病逝后,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让鲁肃代替他的职务。鲁肃是孙刘联盟的始作俑者,也是坚定地维系孙刘联盟的存在。鉴于君臣关系,鲁肃不得不服从孙权的安排讨要荆州,但可以用“阳奉阴违”来说明鲁肃的态度。鲁肃不希望对刘备集团斩尽杀绝,这也符合孙权的意图。

217年,鲁肃病逝,吕蒙接任鲁肃镇守陆口,鲁肃所统带的人马全部交由吕蒙。自此开始,吕蒙就在设计夺取荆州的问题,这也是孙权一直在琢磨的问题。

这个吕蒙就是连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逼迫刘备湘水划界的“吴下阿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狠角色。孙刘联盟不可能一直处在蜜月期,收回荆州是孙权的既定目标,是早晚要解决的事。

吕蒙接替鲁肃,这个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节点,但刘备集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此时的曹 *** ,对于荆州也是觊觎已久。

在曹仁败退南郡之后,经过多次的交战,也始终没有任何的收获。关羽坐镇荆州,对于曹 *** 企图南下,染指江南是极大的障碍,清除这颗眼中钉是曹 *** 一直盘算的事情。孙权主动求降,图谋荆州,曹 *** 自然是心中大爽,不谋而合,一拍就合。

在荆州面临如此严峻局势的情况下,而刘备呢?不是设法破解荆州的危局,却做出了进攻汉中的战略决策。

02

汉中之战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采纳法正的建议主动进攻汉中,发起了对曹 *** 集团的作战。至219年五月,战役结束,持续了近两年的时间。

曹 *** 方面,由于跟孙权达成了妥协,建立了形式上的联盟,基本解除了后顾之忧,曹 *** 亲自坐镇,全力进行汉中之战。

刘备方面也是以举国之兵,参与了这场大战。最终刘备取得了胜利,但战役的结果,远远超出了刘备的预料。

第一,刘备已经到了“男兵女运”的地步,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第二,曹 *** 主动撤军,将汉中人口撤离,基本上就留给了刘备一座空城。

此战,曹 *** 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虽然刘备占据了汉中,但也称不上是重大的胜利。

但刘备还是兴奋异常,大大地庆祝了一下,就在汉中,迫不及待地自立为汉中王。

03

襄樊之战

219年七月,就在曹 *** 刚刚撤军两个月之后,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

这个时间节点非常微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汉中之战时,孙权也曾经进攻合肥,在曹 *** 背后用兵;襄樊方向,曹仁也与关羽存在摩擦,但都没有大规模地冲突。

这都是很理性的决策,孙权想趁机揩点油水,关羽围魏救赵,减轻汉中方面的压力。

但是,汉中之战已经结束,关羽却发动了大规模的襄樊之战,这不合常理。

第一,曹 *** 不是大败,而是主动撤军,基本的势力还在,关羽不存在痛打落水狗的情况。

第二,刘备已经在汉中几乎耗尽了最后的精力,无暇再顾及荆州的情况,关羽为何还要惹是生非呢?

第三,关羽一向与糜芳、傅士仁不和睦,刘备没有精力派遣大队人马驰援关羽,起码派赵云等大将去坐镇南郡,协助关羽也未尝不可。

第四,智勇双全的关羽不可能不清楚战役的后果,即便占据了襄樊又能如何呢?失掉荆州那可是要命的事,关羽岂能不知?

由此看来,在战略上或者说在信仰上,关羽与刘备产生了根本的分歧。

刘备汉中称王,已经超越了关羽坚守的底线,刘备已经成为背叛朝廷的汉贼,与曹 *** 无二,这恐怕是关羽不能容忍的。兄弟情义再重,在忠君面前都微不足道。

关羽孤军奋战,不成功便成仁,为了自己的信仰,孤注一掷。

在刘备、诸葛亮来说,胜则有利,败亦无妨,随他去吧。

否则,就刘备与关羽的情义,岂能对襄樊之战这么大的战役无动于衷?

就诸葛亮而言,一向谨慎有余,谋事致密,岂能不管不顾,任由荆州事态听天由命?

没有足够的史料佐证,刘备、诸葛亮有借刀杀关羽的意图,但的确出现了匪夷所思的结果。这个绝不能仅仅以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诸葛亮料事不周来解释这件事。

史学家尚且不能定论的事,我们也不好妄加揣测,但仔细品味这段历史,是很有教益的。



以上就是关于诸葛亮为什么要害关羽的详细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继续关注课考拉,会为大家带来更多分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5085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3
下一篇 2022-1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