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全国大学录取分数线表

全国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全国大学录取分数线表,第1张

2021中国大学分数线排行榜(全国十大名校排名大学录取分数线)

录取分数反映了公众对一所大学的水平认知和实力判断,是评价一所大学知名度的重要指标。GDI与腾讯新闻联合发布《大学录取线数据分析报告》,对国内部分高校近两年的录取分数线进行研究分析,制定了《考生热门大学百强榜》,旨在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提供科学参考。

本报告的数据来源是202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录取的第一批文理分数线。通过计算高校最低分数线与本省本科最低批次省控线的差值(简称“省控线差”),选取2020年文理科平均省控线差100分的高校进行评价。一般来说,高校的“省控线差”越大,知名度越高。

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浙江、海南高考综合改革后,考试招生不分文理。江苏的高考分数构成与其他省份不同,上述7省市和西藏自治区的数据不在统计范围内。本报告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大学,也不包括军事、艺术和体育大学。

部分大学录取线排名和大学榜单排名有差距。

01

清华录取线文科第一,北大录取线理科第一

基于2019年和2020年的录取线和省控线数据,清华大学连续两年位列文科百强高校榜单第一,北京大学紧随其后。理科百强中,北京大学连续两年排名第一,清华大学排名第二。这种现象是因为两所大学的文理招生计划不同。清华的文科招生少,北大的理科招生少,相应类别的考生报考难度更大。

表1“考生报考前100名”——热门院校——文科

表2“考生申请前100名”——热门院校——理科

02

近两年高校录取线比较稳定。

华东和华北地区的上榜高校数量约占60%

榜单显示,上榜大学的整体排名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考生和家长对大学的办学理念、发展水平和社会知名度的认识相对一致。填报高考志愿时,注意参考往年大学的录取情况。

文科大学主要集中在华东(29所)和华北(仅北京和天津)(29所),理科大学主要集中在华东(31所)和华北(仅北京和天津)(30所)。在上榜的理科大学中,华北和华东比2019年多了两所,华南多了一所。

文科:华东地区发展最快的大学。三所大学首次进入前20名。

文科录取分数线前10名的高校一般都比较稳定,分别是清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厦门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均比2019年上升6位,华中科技大学比2019年上升7位。三所大学都将在2020年进入文科榜前20。

新上榜的高校分别是西北政法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这两所大学将于2020年在中国24个省份招生。省控线和一般省控线相差不大,说明两所大学对各省考生的录取机会相对均衡。

与2019年相比,排名上升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东华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上升27位,华东理工大学上升21位,南京理工大学上升14位,南京农业大学上升11位,河海大学上升9位。

理科:医学院校新上榜,西北政法大学三市排名上升16位。

理科录取分数线前10名的高校总体稳定,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和北航空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比2019年上升6位,电子科技大学比2019年上升4位。这两所大学都进入了科学排行榜的前20名。

新上榜的大学有6所,其中3所为医科大学。2020年新冠肺炎* *期间,医护人员在防控* *中保护了人们的生命健康,让医学院校更受关注。2019年上榜高校总数从5所增加到8所,报考医学专业的考生数量增加。中国医科大学排名较2019年上升9位。

新上榜的三所医科大学分别是南京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均位于医疗资源丰富、医疗水平较高的地区。南方医科大学是广东唯一的医科大学。

新建师范大学1所,新建综合大学1所,新建理工科大学1所,分别是东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与2019年相比,排名上升的高校分别是西北政法大学,上升16位,郑州大学,上升13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上升12位,西南财经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均上升10位。

03

华东有很多“买得起”的院校。

华北有很多“热门”院校。

数据显示,部分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与其在权威大学排名中的排名存在明显差距。对于录取分数线高于或低于学校排名的院校,不能简单地对其整体综合水平下结论。录取线排名受高校所在地、办学层次、类型、背景、专业热门程度、计划招生等因素影响。不同机构设置的权重不同,也会对同一学院在不同榜单的排名水平和差距产生很大影响。

录取分数线低于大学榜的院校,具有社会认可的办学实力和水平。但由于录取分数线低于同类型院校,也成为考生填报志愿时考虑的“实惠院校”。录取线排名高于榜单高校的院校多分布在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的新一线城市。因其优质的城市资源,分数线“高”,成为考生青睐的热门院校。

数据显示,华东地区“买得起”的院校最多,有15所上榜,南京最多,有8所。华北地区共有12所学校,均位于北京、东北、华中地区。华北地区“热门”院校最多,有8所上榜,北京7所,天津1所。华东5个,华南和西南各2个。

文科录取Xi电子科技大学“最实惠”东华大学受欢迎。

图1前100名负担得起的学校-文科

注:经济实惠大学100强是指2020年录取线排名后,在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排名靠前的大学。

在文科招生的高校中,有28所“实惠”高校的录取线排名比上榜高校低10名及以上。东北六个,华中五个,西北五个,华北五个,西南两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录取线比大学榜低58位,华中农业大学比大学榜低48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比大学榜低45位。

图2热门学校100强——文科

注:热门大学100强是指202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排名靠前的大学。

在文科招生的大学中,有8所“热门”大学的录取线排名比大学榜高10位或以上。东华大学在上海的录取线比榜单高校排名高48位,辽宁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分别排名25位和18位。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录取线排名与高校相同,也高出13位。

理科招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最实惠”的北京邮电大学很受欢迎。

图3前100名负担得起的学校-科学

理科招生的高校中,有31所“实惠”高校的录取线排名比上榜高校低10位及以上,华东10所,华北、华中、东北各5所。西北、西南、华南各两个。

从院校类型分析,理工科院校14所,其次是综合类院校12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郑州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录取线排名与高校明显不同。其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东北师范大学的录取线与高校名单有47位差距。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录取线比高校榜低36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郑州大学分别低33位和31位。

图4前100名热门学校-科学

在招收理科生的高校中,有11所“热门”高校的录取线排在大学榜前10名或以上。北京邮电大学的录取线与大学榜单有27的差距,而南京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院校的录取线排名与大学榜单差距明显,东华大学再次上榜。

大部分考上医学院校的“黑马”。

从高校类型分析,医学院校有5所“双非”高校,其次是财经院校和政法院校,分别有4所和3所高校上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高校“双非”录取分数线长期保持在第一梯队,甚至超过“双一流”高校。由于学校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王牌专业学科实力雄厚,毕业生在业内认可度高,就业前景不亚于一些“双顶”高校。

表3“双非”院校上榜录取分数线

(排名不分先后)

高校的录取线关系到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01

“省控线差”受各省最低批次省控线影响。

本节选取了华北和华东两所代表性大学,东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各省各一所代表性大学进行分析。

各省高校招录的“省控线差”与各省最低批次省控线呈负相关。黑龙江、吉林、陕西、青海、新疆、广西的最低批次省控线低于其他省份,“省控线差”也更大,这也意味着上述省份的考生报考同一所院校的难度相对更大。

在文科招生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中,最高的“省控线差”出现在黑龙江省。除了四川大学最低的省控线差出现在吉林省,其他高校最低的省控线差都出现在安徽省。

表4同一所大学在不同省份的“省控线差异”——文科

表5同一所大学在不同省份的“省控线差”——理科

理科招生院校的入选录取线中,最高的“省控线差”全部出现在黑龙江省。除了川大最低的省控线差在吉林省,其他院校最低的省控线差在江西省。

表6 2020年各省本科最低批次省级控制线

02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着高等教育投资。

因为大学城,城市因大学而繁荣。高考分数与学校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城市地理位置、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等的差异。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投入和高校对考生的吸引力。该部分以“TOP100-文科,考生的热门院校”为样本,研究不同类型院校录取分数线排名和院校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主要以GDP为例)。

北京上海的财经类大学优势明显。

有9所财经类大学上榜,其中北京3所,上海2所,成都、武汉、南京、大连各1所。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北京和上海2019年GDP分别为35445.1亿元和37987.6亿元,是其他四个城市的两倍多。排名第10的上海财经大学位于上海,中央财经大学(第18)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23)位于北京,西南财经政法大学(第42)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46)分别位于成都和武汉。在上述院校中,城市GDP越高,录取线排名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财经类高校录取排名的相对正相关关系。

表7财经类高校录取分数线与高校GDP的关系

北京的工科大学上榜数量最多的是上海的大学,都在前50名。

共有32所理工科大学上榜,其中北京10所,上海、南京、Xi安各3所,哈尔滨、大连、武汉、成都各2所,天津、沈阳、青岛、广州、福州各1所。从城市经济总量分析,2020年,北京和上海都将超过3.6万亿元,广州超过2.5万亿元,其他城市不到2.0万亿元。位于上海的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三所高校在百强榜单中排名前50,位于北京的10所高校平均排名57.3,位于广州的华南理工大学排名第34。综上所述,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一线城市”位列理工科大学百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理工科大学的录取。

表8理工科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与大学所在地GDP的关系

农业院校的排名不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有4所农业大学上榜,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西北AF大学。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北京的GDP是其他三个城市的两倍多,中国农业大学在四所高校中排名最高,为32。虽然武汉、南京、Xi安(咸阳)的GDP数值有一定差距,但大学录取线排名差距并不大,说明农业类大学受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并不大。

农业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与大学GDP的关系。

师范大学的办学实力和历史是被看重的。

榜单上共有9所师范类大学,北京2所,上海、广州、武汉、Xi、南京、长沙、长春各1所。教师类别排名第一的北京师范大学位列前10,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排名第16,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排名第53。以上三所院校均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前5名中的另外两所院校分别位于南京和广州。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析,北京、上海、广州经济总量超过其他6个城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范院校的录取线。但是华中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都在五大师范院校之列,这与他们的实力和历史是分不开的。

表10师范类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与大学所在地GDP的关系

政法大学的排名显然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有4所政法大学上榜,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具有法学专业特色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被归为财经类大学,此处不做统计。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析,京沪占GDP比重高于Xi安。位于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在四所大学中排名第15。GDP越高,排名就越高。可见,政法大学的排名明显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关。

表11政法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与大学所在地GDP的关系

“一线”、“新一线”城市综合性大学更受欢迎。

有34所综合性大学上榜,其中北京4所,上海3所,重庆、广州、长沙、武汉、南京、Xi安各2所,天津、长春、济南、青岛、杭州、厦门、无锡、郑州、昆明、合肥、兰州、沈阳、苏州、成都、深圳各1所。

综合类排名前五的高校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其他前10的高校依次分布在杭州、南京、武汉、天津和广州。其他机构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综合性大学注重学科均衡发展,科研规模和实力较强,一直是一些内陆省份的发展重点。从现有数据来看,虽然录取线排名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影响并不明显。

表12综合类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与大学GDP的关系。

报告通过分析高校两年的录取分数线,反映出百强高校在公众心目中的受欢迎程度。发现录取分数线与大学办学水平并不完全对应,除了自身办学实力外,还与其所在城市、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就业前景、公众认知度等密切相关。考生可以综合考虑学校录取分数线排名与大学排名的错位,填写与自己分数更匹配的实力院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民自发贡献,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http://www.diemang.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送电子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5198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3
下一篇 2022-1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