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突破,越来越多的鱼类被人工养殖。鱼类大量供应市场后,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尤其是一些野生资源缺乏的品种,比如大黄鱼。同时也有很多源自国外的鱼类,传入中国后深受人们喜爱。竹贝鱼、巴沙鱼、多宝鱼等。都是典型案例,至今仍有大量文化。但是,多宝鱼很难养殖。1992年引入中国后,直到1999年才开始大规模养殖。
多宝鱼,起源于欧洲(大西洋东岸),属于底栖鱼类。它活跃于水深20-70米,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4℃-17℃。这种生长环境要求多宝鱼进入中国后很容易“水土不服”。最初,人们习惯在温室里繁殖。90年代养殖成功率不高,市场上的供应量一直提不起来,多宝鱼也没有一下子赢得市场认可。
直到多宝鱼这个名字出现之前,多宝鱼本来叫大菱鲆,也叫欧洲比目鱼,多宝鱼这个名字是英文翻译,正好是“多宝多福”的意思。这让改名为多宝鱼的大菱鲆在市场上迅速成名,也迎合了很多高档餐厅的需求。一斤卖到200元,走红。
其实多宝鱼的流行和那个阶段(2003年左右)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有些商人总是喜欢寓意美好的食材,比如多宝鱼、发菜(谐音富贵),各种高价野味都是要尝的。多宝鱼不仅有洋鱼的地位,当时主要是走向高端市场。价格高又能让人觉得可敬,名字又有美好的寓意,确实是部分消费者想要的。
另一方面,多宝鱼虽然看起来怪怪的,但是红烧和清蒸确实很好吃,这也是人们喜欢的原因之一。
经过多年的养殖,人们始终没有解决多宝鱼的生长环境问题。水温过高(28℃以上)或过低(1℃以下),多宝鱼都会死亡。如果温度超过14℃-17℃,就会生长缓慢,发病概率会大大增加。因此,使用药物来防止疾病入侵成为当时农民唯一能做的事情,于是药物滥用变得非常普遍,从而产生了危机。2006年底,上海的多宝鱼抽检发现含有禁用鱼药(呋喃西林)的残留,引爆了多宝鱼的危机,让消费者脸色苍白。
此后,多宝鱼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不仅价格暴跌,市场也卖不出去。2015年又发生“毒多宝鱼”销售事件,价格一度跌至5元一斤。大量养殖户损失巨大,多宝鱼从此成为最重要的鱼类之一。
后来虽然多宝鱼的养殖技术有了突破,养殖水温也能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但多宝鱼已经失去了当年的气势。随着产地和市场的严格监管,多宝鱼的养殖如今已经步入正轨,但想要摆脱它所背负的骂名并不容易。
现在多宝鱼的价格已经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市场价格往往在每斤20-30元之间,主要受养殖成本影响。虽然比以前便宜很多,但是在市场上并不是很受欢迎。很多人对之前的事件还印象深刻,现在这个价格对很多消费者来说也不便宜,不好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如作者信息标注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你。
转载:感谢您对网站平台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和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大家分享到个人站长或朋友圈,但转载时请注明文章来源“蝶芒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