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20多个朝代。
但是如果有人问这几个朝代哪个朝代寿命最长,我想大多数人都会给出错误的答案。
这个朝代相对于唐、宋、元、明、清,名声不大,但却是最长久的一个,即周朝。
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寿命将近800年,而被后世认为寿命最长的汉朝也不过400多年。
春秋时期的人物雕像
不过现在提到周朝的不多了。相反,作为周朝的组成部分,这四个名词更为人们所熟知,如西周、东周、春秋、战国。但是这四个术语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很多人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他们认为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事实上,并非如此。为什么?
这是因为战国并不完全属于东周。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小细节。这个细节是什么?别急,我们慢慢聊。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商朝的末代君主商纣王残暴无情,对人民实行高压统治,这激起了公众的愤怒。在周武王姬发的倡导下,天下诸侯揭竿而起,最终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
周朝建立后,经历了200多年的稳定发展,其间出现了“成康之治”、“晋王复兴”等盛世。但当周朝强大后,周边的狗越来越强大,其繁荣程度必然下降,不再适合周朝。
当周朝的王位传到周幽王时,它已经处于内忧外患的危险之中。
但是周幽王根本不在乎。最终,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中,后戎攻破了濠江,周幽王被杀,导致了周朝的灭亡,具体来说就是公元前771年的西周。
周幽王的死,挑京的突破口,让天下所有以周王室为大哥的诸侯顿时傻了眼,没有了大哥,心里发慌很正常。
结果,在所有人的推荐下,废黜的太子伊臼成了周朝的新国王,辅佐。周平王继位后,立即将都城从濠井迁至洛邑,从此就是东周的开始,当然也就是春秋的起点。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迁都洛邑的周平王实际上是周幽王的儿子,所以就实际情况而言,西周的灭亡只是周朝的前半部分。东周作为后半部,仍然是周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我们熟悉的历史中,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但就中国的代表而言,没有春秋战国,只有东周。
也就是说,春秋战国只是从东周开始给后人起的别称,只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历史。
春秋霸主
关于春秋战国的具体分野,历来争议颇多,但公认最多的是三族分晋的历史事件,即公元前453年。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应该以公元前476年为分界线。
但不管是哪一个时间点,其实都是为了说明东周的前半段和后半段其实是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而正是这种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变化,把东周的历史分为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战国并不完全属于东周。由于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所以很多朋友认为春秋和战国就是东周。这种观点其实是有误区的,因为从时间上来说,春秋战国可以包括东周,但东周不能。
公元前256年,在秦国如日中天的吕不韦,看着周王很不爽,为了给自己的人生填上“当过兵,打过仗”,就下脚灭了周王室。从此,东周灭亡了。
春秋时期的君主
随着东周的灭亡,此时的周朝也走到了尽头,而战国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战国正式结束,中国从此进入秦朝。
可见,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是战国时期的专属年份,这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一个小细节。
春秋和战国时代名称的由来。既然春秋战国都在这里了,那就要重点说一下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首先是春秋。
春天和秋天在我们的印象中是季节的代名词。既然都是季节,为什么不能叫冬夏?这是因为在那个时期,所有的“大事”都发生在春秋两季。
春秋时期的货币
这样,记录历史的编年史家,他们记录的国家大事,基本上都是春秋时期发生的事情。毕竟冬天太冷,夏天太热,无法开展活动。
再加上孔子曾经修订过一部叫《春秋》的书,这部书记载的起始时间恰好与春秋所包含的时间段相吻合,所以后来人们就以《春秋》一词作为东周上半叶的国号。
其实战国一开始只是对战国的一个称呼,也就是说一开始并不代表一个时代,但是西汉的刘向在整理这段历史的时候,把这本书命名为《战国策》,所以后人把这段历史称为战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