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著名老城区是什么?

中国十大著名老城区是什么?,第1张

中国十大著名老城区是什么?

01

北京后海

北京后海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大街,南起平安大街,北至北二环,总面积146.7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4公顷,绿地面积11.5公顷。后海地处北京市中心,距天安门仅有四、五站地,与著名的北海一水相连。后海是什刹海的一部分,是一片有水观山、垂柳拂岸的闲散之地,岸上的民居和居民,周边的王府和名人故居更为它铺陈着京味和历史的无穷韵味。

02

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

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南区南部,分布于八条以古代重要关隘命名的马路旁,因此得名。八大关建筑于20世纪初由德国建筑师设计建造,以后美、俄、日等国建筑师及中国建筑师陆续设计建造,至20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形成了300余栋集20多个国家不同建筑风格的别墅建筑群,总建筑面积145368平方米。建筑群依山傍海,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03

苏州老城区

苏州老城区,苏州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湖,北临长江。城苏州,西临太湖,北枕长江,春秋时期就是吴国的都城,历史上曾经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苏州古城区至今仍落在原址上,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35千米的河道在苏州古城区蜿蜒穿行,河上架着1153座桥,在这河与桥的环绕中,还有69座古典园林,著名的有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

04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留存下来的历史街区之一,也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脉昌盛之地,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福州三坊七巷占地约40公顷,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

05

澳门历史城区

澳门历史城区是昔日以葡萄牙人为主的外国人居住的旧城区的核心部分,以主要街道和众多“前地”,把澳门的重要历史建筑物连成一片,至今基本上保持原貌。这个大范围的建筑群,风格统一,呈现着海港城市和传统中葡聚居地的一切典型特色,包括中西文化融汇交流的特点。澳门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精髓。它是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和远东地区传播历史重要的见证,更是四百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互补、多元共存的结晶。

06

北京什刹海地区

北京什刹海地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是指前海、后海和西海及其周边地区146.7公顷的范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占西城区的三分之一以上。什刹海地区是京城内老北京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这一带也是原老北京主要的商业活动区。至今,一些有生命力的民俗活动仍然在什刹海地区大量存在。

07

上海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是以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首次改变了石库门原有的居住功能,创新地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改造成集国际水平的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新天地的石库门建筑群外表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而每座建筑的内部,则按照二十一世纪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情感世界度身订做,无一不体现出现代休闲生活的气氛。

08

田子坊

田子坊由上海最具特色的石库门里弄演变而来,位于浦西,堪称很小资的地点之一。田子坊的名字是画家黄永玉起的雅号,个性、文艺的年轻人初到上海定奔此地,感受田子坊与众不同的个性。走在田子坊,迂回穿行在迷宫般的弄堂里,特色小店和艺术作坊不经意间跳入视线。从茶馆、露天餐厅、露天咖啡座、画廊、家居摆设到手工艺品,以及众多沪上知名的创意工作室应有尽有。

09

福州上下杭

台江的上杭路和下杭路及其附近街区,俗称“双杭”。指的是从小桥头到大庙路之间的两条平行的横街,这里早年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杭”其实是从“航”音衍化的,这里有一个地理变迁的历史过程。古时闽江水绕过大庙山,上下杭便是上下航的津口埠头。这片曾经以商业的繁华而闻名的古老街区,一直以来是民俗、史学专家们研究福州商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地方。

10

喀什噶尔老城景区

喀什噶尔老城景区,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情独特,是维吾尔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古城是喀什噶尔的灵魂,是四大文明的荟萃之地,素有“不到喀什游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游不算到喀什”的美誉。噶尔老城的主要景点有莫尔佛塔、艾提尕尔清真寺、香妃故园、盘橐城、福乐智慧园、徕宁城、高台民居、乌帕尔新石器文化遗址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5885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4
下一篇 2022-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