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十大古城门是什么?

苏州十大古城门是什么?,第1张

苏州十大古城门是什么?

01

阊门

阊门(拼音chāng mén),乃苏州古城之西门,通往虎丘方向。 阊门,从清代乾隆年间的《姑苏繁华图》中可以看出,阊门内城门临阊门大街(今西中市),上有城楼,类似盘门城楼。外城门靠吊桥,瓮城为长方形,瓮城内另有套城,并还有南、北两个童梓门。南童梓门通今南新路,北童梓门通北码头。

02

胥门

胥门位于苏州城西万年桥南。胥门坐东西向,为春秋吴国建造都城时所辟古门之一,以遥对姑胥山(即姑苏山)得名。《苏州府志》云:“胥门,西门也,在阊门南,一曰姑胥门。”现存城门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重建,明清重修。苏州古城门皆水陆并列,惟胥门为防太湖洪水进城,宋元以后就无水门。陆门原有至正十六年张士诚增建的瓮城,已于民国时期拆去。现存门洞由三道砖砌拱券组成,第二道与第一、三道垂直相交砌筑,结构与盘门陆门内门相同。

03

蟠门

苏州盘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西南隅,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盘门作为元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据古籍记载,苏州城最初是周敬王六年(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所筑春秋吴国都城,盘门为吴门八门之一,古称蟠门。门上曾悬有木制蟠龙,以示震慑越国,又因其“水陆相半,沿洄屈曲”,得今名。

04

蛇门

蛇门,吴在辰位,属龙,越在已位,属蛇,故蛇门上置木蛇一条,北首向内,表示越臣属于吴。历史的进程总是让人啼笑皆非,阖闾为了压制越国建造了蛇门,但灭掉吴国的恰恰是越。这正是个让人无语的笑话。在苏州的八座城门中,没有比蛇门更短命的了,似乎让人能瞥见点命运的微笑。

05

缪门

“缪门”即娄门。《吴地记》载:“娄门本号(缪)门,东南秦时有古(缪)县,至汉王莽改为娄县。”门随改称娄门。这娄门似乎乏善可陈,没有什么“光荣事迹”可供人们怀想。不过在它的身边,可又个大名鼎鼎的家伙相伴,那就是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的拙政园。娄门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作为拙政园邻居这个形象外,还有一种现在已经绝种的“娄门鸭”。可惜这种在历史上大大有名的鸭子,已然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06

干将门

“干将门”“相门”即匠门。因附近多数居住工匠而得名。吴王阖闾曾经命名士干将在此门设炉铸剑,因此相门又叫干将门。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称:“将门者今谓之匠,声之变也。”讹音为“相门”。划定匠门片为干人兵器冶铸区,故命名城门为“匠”也。夫差接王位后,在城西山间大兴土木,造姑苏台与馆娃宫,当时就差遣大批干人建筑工匠集中于木渎西香山片,这就是执中华传统建筑技艺牛耳、驰誉寰球的“苏州香山帮”之历史渊源所在呢。如今相门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相门桥,成为苏州东西向的交通要道。

07

巫门

“巫门”即平门。据《吴门表隐》载:“平门亦名巫门。自桃花坞直北,宋时塞。门外达平门塘,出毗陵。”相传公元前505年,伍子胥率兵从平门挥师北上,终于打败齐国,凯旋时即是从平门入城的。民国15年,在齐门以西,开了平门,后发生齐卢之战,因风水之说,苏城像蟹,但不能有八脚,故废塞平门。民国17年,为便利城内外交通,重辟平门,为2个并列的高大城门洞。有外城河而无内城河。城门上无城楼,亦无水城门。平门1958年拆除。

08

望齐门

“望齐门”即齐门。《吴越春秋》:“阖闾十年既破齐,齐以女为质,吴为太子波聘之。齐女少,日夜号泣成病,阖闾乃造北门,名日望齐门,令女往游其上。”这个名出在齐国景公小女儿身上。当年吴国强盛一时,年迈的齐景公慑于吴国的强大,不得不将女儿送往千里之外的吴国出嫁。从此,齐国这位公主远离家乡,时常思念故土,日日以泪洗面。吴王为了减轻公主的相思之苦,特意命人在面朝齐国的方向建造了高大的城楼,好让她能够登高远望齐国故土。这就是齐门的来历。可以说,在苏州的八座城门中,没有比齐门更伤感的了,这也是苏州诸多城门中,唯一与女性有联系的门。

09

金门

金门位于城西,阊门之南。1922年始辟,城门系罗马式,设三门。现在是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在未辟金门之前,由城中去虎丘、枫桥等处,都得从阊门出入。由于道路拥挤,车马相争事故屡有发生,故需另开一门,“另辟蹊径”。民国时期为沟通观前街与阊门商业区的联系,于1921年筑南新桥,1922年开金门。但第二年即发生了军阀齐燮元和卢永祥的江浙战争,祸及苏州。士绅认为开了金门不利,便重又砌没,另在其南60米处开辟新阊门。新阊门与景德路对直,似乎方便了,但出城后还得拐个弯再上南新桥,加上位置和高度皆不相宜,于是1929年动工重新开辟金门,1931年竣工,外与南新桥连成直线,内与景德路曲线相接,城门系罗马式,也设三门。

10

葑门

葑门位于江苏苏州城东,相门之南。初名封门,以封禺山得名,因附近河中有(鱼専)(鱼孚)鱼(江豚)出没,又名(鱼専)门,(鱼孚)门。又以周围多水塘,盛产葑(茭白),遂改为葑门。该门经历代多次重建。清初重建门楼,题以“溪流清映”额,并增辟水门。民国25年门楼被拆除。50年代拆除城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5900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