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angshenbei mu
[外文]:Productida
一类已绝灭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属于腕足动物门具铰纲,通常腹瓣强凸,两壳向前延伸,故得长身之名。初见于早泥盆世,至晚古生代达于极盛,成为腕足动物门中占统治地位的类群,二叠纪末突然衰亡,仅存少数属种延至三叠纪最早期。
长身贝类为假疹质壳,壳体轮廓变化多样,大小悬殊,小的仅几毫米,大的可达数十厘米。长身贝类两壳呈凹凸型,少数为平凸型,以腹壳的顶部固着,或以不同型式的壳刺连接外物。一些科属的腹壳如杯,背壳似盖状,形似单体珊瑚。长身贝类壳体内部构造特殊,腹瓣内部构造一般较简单,大多缺失铰齿,存在时亦无齿板支持。背瓣内部具复杂的主突起、肌痕、腕痕、内刺等构造,有时在体腔区的周缘还发育各种围缘,但多数缺少腕骨器官而具腕痕。开肌附着的主突起,是背壳内部变化最大的部分。
长身贝类异于其他类别的主要特征是壳面上饰有中空的壳刺,部分属体内又具内刺。壳刺和内刺起固着、支撑、保护壳体和在摄食时筛滤海水的作用。壳刺的形态、大小和生长部位千变万化,并与放射状、同心状等壳饰形成千姿百态的组合类型。壳面装饰的变化一直被作为长身贝类系统分类的重要依据。
长身贝目共分4个超科,就形态和固着方式而言,实际上可分为明显的两族。一类以扭面贝超科为代表,具有铰合面等原始特征,整个生活时期以喙顶粘附或以发达的壳刺缠绕于外物;另一类以长身贝超科为代表,除幼年期以壳喙和壳刺粘附外,成熟期则自由躺卧海底。长身贝的起源还不清楚,志留纪末至早泥盆世的扭月贝类(Leptaenisca) 具有与长身贝类相似的生活习性和内部构造,被多数学者视为长身贝类的祖先。
长身贝类已超过 300属,并且随着古生物化石的发现还在迅速增加。应用酸解化石处理技术,常能由硅化的岩层中获得大量保存完美的个体,从而对长身贝类的构造特征、系统演化、古生态和分类方面取得更多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