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跳鼠科介绍

关于林跳鼠科介绍,第1张

关于林跳鼠科介绍

[拼音]:lintiaoshu ke

[外文]:Zapodidae; jumping mice

啮齿目的1科,通称林跳鼠。

体型皆小,吻略尖,耳壳的形状和大小均象家鼠,但上唇不分为左右两瓣;须比头长;后肢比前肢长,后足具5趾,侧趾发育正常;尾很长,细而均匀,尾轴覆毛非常稀少,能看到环状鳞片,尾端无毛穗。全世界计有4属10种,其中2属4种为北美洲西部特有,另2属6种则为欧亚大陆北部和中部特有。中国产2属3种:

(1)林跳鼠,体型略大,体长7.4~10厘米,尾长约为体长的1.5倍;后肢比前肢长得多;后足 5趾。栖息于中、高山地的森林、灌丛和草甸中。是中国特产,数量极少,仅见于甘肃、青海、四川和云南的少数地区。

(2)蹶鼠,体型较小,体长6~8厘米;外形与巢鼠相似,但尾较长(9~12厘米);后肢比前肢略长。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区、沿河灌丛、草甸和山地草原区阴坡的高草丛中。多夜间和晨昏活动。不善跳跃,喜攀缘植物茎和枝向上爬。冬眠,每年春季繁殖1次,每胎3~6仔。在新疆北部、黑龙江与吉林的东部,以及青海、四川、云南北部都有发现。在国外见于克什米尔中部、阿富汗、苏联远东和临近中国新疆的山区。

(3)草原蹶鼠,见于中国新疆塔城地区,体长仅6.5~7厘米,尾长8厘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090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