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eduan fayu xueshuo
[外文]:theory of phasic development
苏联农学家Т.Д.李森科提出的学说,试图概括植物的发育规律和阐明植物与环境之间、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之间的关系。
学说的形成
李森科于1925年开始研究农作物的春性、冬性和生育期长短的问题。1929年开始研究农作物的春化作用。他解决了禾谷类作物、豌豆、马铃薯和甜菜等在苏联气候条件下的春化处理技术。这些技术在苏联推广后产生了一些效果。李森科在探讨了春化作用的原理和植物发育规律之后,于1935年发表了《春化作用的理论基础》一书,系统地提出了阶段发育学说。
学说的要点
阶段发育学说认为,植物只有顺序通过一系列质上不同的阶段后,才能开花。每个阶段都以植物对环境的一定要求为特点。因此发育阶段就是具有一定要求的个体发育分期。这些阶段性的变化在顶端的分生细胞中积累,导致植物的开花结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
(1)生长和发育不是同一现象。生长主要是植物干物质的积累,而发育则是植物走向生殖阶段,完成生活周期的过程。生长和发育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性,因外界条件不同而可以发生生长快,发育也快;生长快而发育慢;生长慢而发育快;以及生长慢、发育也慢等4种情况。有可能使植物在只有最低限度的生长的情况下发育,这就是春化作用的理论依据之一;
(2)种子植物的个体发育必须经历几个不同性质的阶段。由一个发育阶段过渡到另一个发育阶段的标志,是植物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突然改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发育的阶段性是植物与其生活条件统一的表现,是系统发育在个体发育上的反映;
(3)植物是按顺序通过各个发育阶段的(顺序性);发育阶段是不可逆的(不可逆性);阶段性变化只发生在生长锥的分生细胞中(局限性),这些变化只能通过细胞分裂传递给子细胞;
(4)为了通过个别的发育阶段,植物需要一定的外界环境的综合,而不是个别的因子。但是在自然条件下,往往是某一个(或某一些)因子起主导作用。冬性禾谷类作物的个体发育至少有两个阶段,即春化阶段(或感温阶段)和光照阶段。在春化阶段中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因子是温度;在光照阶段中则是日长。除这些阶段外,还可能有其他未被确定的阶段。
对学说的评价
植物发育过程具有阶段性这一点,在李森科以前,德国的G.克勒布斯,苏联的И.В.米丘林都曾提出过。关于春化处理:中国农民早就知道“闷麦法”(见春化作用)。日照长度影响植物开花的现象,则为W.W.加纳和H.A.阿拉德所发现〔见光周期现象(植物)〕。
低温对开花的促进和日照长度对开花的控制,仅在少数植物中表现明显,而以这些现象为基础形成的阶段发育学说,在多数植物中并未证实。即使在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按顺序先后发生的少数植物种中,阶段的划分也不是严格的。如北京大白菜在秋天接受低温之后,可以在冬季贮藏的条件下形成花芽;而冬小麦经过较长时间的低温处理,则可在比通常所需的日照时间短的条件下开花,即低温可以部分地代替日照。
此外,阶段发育学说片面强调外界环境的作用,否定了遗传基因对性状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该学说的某些部分与实际情况不符,温度、光照阶段的存在和先后顺序也不是普遍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