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神分析介绍

关于精神分析介绍,第1张

关于精神分析介绍

[拼音]:jingshen fenxi

[外文]:psychoanalysis

奥地利医生S.弗洛伊德创建的治疗神经症的一种方法(见精神分析疗法),也是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在医疗实践中建立的一套心理学理论。理论的中心概念是无意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欲望和冲突被压抑在无意识中仍影响着意识,并可表现为神经症症状。治疗关键在于通过自由联想及解梦等手段在无意识中寻找症状的本源意义。

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

一般指他在1920年以前的精神分析理论。

意识和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3个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指个人目前意识到的一切。前意识指虽非目前意识到的但可以通过回忆而变为意识内容的一切。无意识则指被压抑而不能通过回忆再召唤到意识中的一切;这通常是不为社会规范所容的欲望。

压抑和抵抗

人的某些本能欲望常常是不被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所容的。因此,欲望与规范就产生激烈的斗争,往往是欲望迁就规范──欲望让步,这种让步被叫做压抑。这些受到压抑的欲望,并不因此就消灭了,它们仍然留在无意识内。弗洛伊德把它叫做被遗忘的无意识欲望。由于压抑那些被遗忘的无意识欲望不能闯进意识域里来,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患者难以联想起自己的隐私这种现象,弗氏称为抵抗或抗拒,以至有时精神分析难以继续。

泛性论

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一切行为动机,都有性的色彩,都受性本能冲动的支配。神经症的产生,就是由于性本能冲动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的结果。就人的个体来说,他的性生活早在婴儿期就开始了,而不是从成熟期才开始的。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生殖的活动,虽然是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但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机体的某些器官或组织也能因刺激而产生性的快感,而且,一切快感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性有关。这样的论点当然与通常把性和生殖看作是同义语的认识有所区别。显然,它的性的含义是极为广泛的。精神分析理论也进一步指出,在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力,这种潜力常驱使人去追求快感。这种潜力被叫做“里比多”,又称性力。里比多的发展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以及生殖期等。这几个时期,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极为重要,儿童将来的生活是正常或是变态,在5岁以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

人的行为受本能的支配,但同时又要受现实的限制。因此,人的心理也就有两种系统,每种系统各受特殊的原则支配。第1种系统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形成于婴儿期;第2种系统除受快乐原则支配以外,还受现实原则支配,形成于婴儿期以后。快乐原则的特点是顺从人的本能冲动,是绝对自由的。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社会习俗和教育的影响也逐步加深。于是,他发现本能欲望往往和社会道德、法律规定不相容,发现自己除了寻求快乐之外,还要能适应现实,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本能冲动,适应现实生活的要求。否则,不但不能得到快乐,反而会遭受痛苦。这就是现实原则的意义。

弗洛伊德对梦也进行过比较详细的研究,著有《梦的释义》一书,这是弗洛伊德的重要著作之一。在医疗实践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自由联想法”,用以代替过去的催眠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就是这样开始的。

弗洛伊德的后期理论

在弗洛伊德的最后20年中,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发生了一些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使其理论更加系统化,借以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变化。因此,1920年以后,弗洛伊德对他的理论开始作了一些比较大的修正。

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

弗洛伊德的后期理论是从他提出“自恋”这一概念开始的。他认为,自恋的冲动往往是两极性对立的。成人的“露阴癖”和“窥阴癖”,“施虐癖”和“受虐癖”,就是来源于此。自恋和他恋造成了两极性,但尤为根本的本能方面还缺乏某种更尖锐、更猛烈的动机冲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弗洛伊德看到恐怖的屠杀和疯狂的破坏,感到人的本性中可能存在某种侵略的本能或自我毁灭的本能。根据这种看法,他对以前的本能理论提出了修正。认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虽然各有不同的目的,但最后都是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因此,他把它们联成一体,称为生存本能。为了与生存本能形成两极性,于是他又假设了一个死亡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是在有机体内部发生的,但它能够联结于外在的对象。生存本能是这样,死亡本能也是这样。不过死亡本能不是表现为一种求死的欲望,而是表现为一种求杀的欲望。当它向外表现时,它就成为破坏、损害、征服的动力,它是仇恨的动机,表现为侵略的倾向。当在外界有所破坏时,它没有必要来毁伤自我。但当向外界的侵略受到挫折时,它往往退回到自我,成为一种自杀的倾向,这种倾向的活动范围很广泛,不限于杀人和自杀,还包括自我谴责、自我惩罚、敌手之间的嫉妒以及权威的反抗等。

精神结构理论

在无意识概念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人的精神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最原始的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是无意识的结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是同肉体联系着的。肉体是其能量的源泉,是储存心理能量的地方。这些本能和欲望强烈地冲动着,希望能很快地得到满足。本我与外部世界不能直接接触,因此,它急切地寻求出路,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自我。自我是弗洛伊德在1920年以前就已使用的一个老概念。他认为,自我也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它处在本我和外部之间,它与本我不同,是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活动的,它的心理能力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抑上。所谓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通常所讲的良心;另一方面就是自我理想。自我理想是习俗教育的产物,以现实原则为基础,它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良心负责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超我的主要职能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

在正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中的。如果这种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即会产生精神病。

应该指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在1900年以后成熟起来的,而且声誉日增。他从各地吸收了一批信徒,其中最被器重的是奥地利的A.阿德勒和瑞士的C.G.荣格,从而构成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但是不久,阿德勒因与弗洛伊德见解不合,于1911年脱离弗洛伊德而自立门户,成立了个体心理学派。到1913年,荣格也和弗洛伊德决裂,成立了分析心理学派。此后,弗洛伊德的其他门人也都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地对弗洛伊德的正统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修正意见。尽管弗洛伊德在表面上拒绝别人的批评,但实际上却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理论是否有不妥之处。同时,又由于精神分析对精神神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并不十分显著,所以从1920年以后,弗洛伊德便对其理论开始进行一些较大的修订,以致形成他的后期理论。

参考书目
  1. S.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北京,1984。(S.Freud,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London,1922.)

参考文章

  • 何谓精神分析神经与精神科
  • 什么是精神分析疗法?神经与精神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116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