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贝尼奥夫带介绍

关于贝尼奥夫带介绍,第1张

关于贝尼奥夫带介绍

[拼音]:Beini,aofu dai

[外文]:Benioff zone

位于海沟处平行于海沟的震源带。曾译作毕乌夫带。日本地球物理学家和达清夫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发现这一震源带,50年代美国地震学家H.贝尼奥夫进一步研究予以确定。故也称为和达-贝尼奥夫带。该带连续分布着浅源地震(震源深度 0~70公里)、中源地震(震源深度 70~300公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300~700公里),海沟附近为浅源地震,趋向岛弧、大陆依次为中源、深源地震。该带倾角平均为45°左右,但沿岛弧延长方向倾角有变化,约在15°~90°之间。环太平洋贝尼奥夫带是全球地震活动强烈的震源带,太平洋东岸贝尼奥夫带倾角不超过30°,西岸则达45°,其倾向通常指向大陆,但在澳大利亚东北的新不列颠、所罗门、新赫布里底群岛一线及台湾以南至吕宋岛一线的贝尼奥夫带则倾向大洋

贝尼奥夫带标志着一条深大断裂带,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潜没消减的俯冲带(见俯冲作用),汤加地区震源机制研究表明,70公里以内的浅源地震分布区,岩石处于引张应力状态,可能与大洋板块向下弯曲有关,75公里以下,岩石处于挤压应力状态,是大洋板块俯冲造成的。

参考文章

  • 贝尼奥夫带(或俯冲带)BenioffZone(或SubductionZone)地球科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127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