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蛙科介绍

关于蛙科介绍,第1张

关于蛙科介绍

[拼音]:wa ke

[外文]:Ranidae

无尾目的1大科,肩带固胸型,椎体参差型,荐椎横突柱状;指趾末端二骨节间没有间介软骨。约50属670种,下分若干亚科。蛙亚科24属404种;其中蛙属约260种,分布很广;全北界只有蛙属种类,在欧洲有1种达北极圈南缘,在美洲只有1种能达南美北部;澳洲有引进种。其余亚科中约 2/3的种类分布于非洲中国现有 7属90余种,其中2/3为蛙属;湍蛙属次之,其余5属各有1~3种。

蛙科蝌蚪为左出水孔型。体形、生态、习性各异。非洲产的巨蛙体长可达30厘米。有水陆两栖、陆栖、穴居、树栖、水栖等种类。从平原至高山,从热带至寒带,江湖小溪的水域均有它们的踪迹。

高山蛙、倭蛙两属分布于古北界(后者为中国特有属),浮蛙、岩蛙、扁手蛙3属见于东洋界。中国的蛙属大致可分为真蛙、水蛙两大类群。真蛙类群趾末端无横沟,不为吸盘状,其中包括真蛙群(如黑斑蛙等)、林蛙群(如哈士蟆等)、棘蛙群(如棘腹蛙等);与上述特征相反的归水蛙类群(如台北蛙、沼蛙、臭蛙等)。无指盘臭蛙(Ranegrahami)具过渡型性状。

参考书目
  1. 刘承钊、胡淑琴:《中国无尾两栖类》,科学出版社,北京,196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130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