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十四节气介绍

关于二十四节气介绍,第1张

关于二十四节气介绍

[拼音]:Ershisi Jieqi

古代一组节令的总称(见农时节令)。即自立春至大寒共二十四个节气,以表征一年中天文、季节、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它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创造。作为一部完整的农业气候历,在指导中国农业生产上发挥了较大作用,沿用至今。

形成和发展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农业发展初期,由于播种和收获等农事活动的需要,开始探索农业生产的季节规律,出现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概念。春秋战国以后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农业生产对季节性的要求更高了,就逐渐形成了节气的概念。春秋时已用土圭测日影定节气。最初只有夏至、冬至,随后逐渐增加了春分、秋分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始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它是以北斗星斗柄的方位定节气。定立春为阴历的正月节(节气),雨水为正月中(中气),依此类推。全年共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在天文学上是以视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以黄经0°为春分,以下每15°为一节气,周天为360°而成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上每个月两个节气的日期也基本固定。二十四节气后传入朝鲜、日本等邻国。日本在江户时代(1603~1867)开始采用,并传至今日。

名称及含义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所以其名称和含义基本上反映了这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季节和农业气候特征(见表)。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气候

二十四节气中反映日照长短的有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反映温度的有小暑、大暑、处暑、霜降、小寒和大寒;同时反映温、湿度的有白露、寒露;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和大雪。其余则是反映自然物候和农业物候的。所以可将二十四节气看作是一部全年的农业气候历。反映日照的二分、二至4个节气和反映温度的小暑、大暑、小寒、大寒,在全国和一些邻国基本上都能适用。其余各节气则大都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气候特征的写照。如立春、立冬与这一地区日最高气温小于 0℃的初终日期吻合;立夏与这一地区候平均气温开始达到22℃以上的日期基本相符;霜降与这一地区地面最低温度0℃的始现日期一致,这些在黄河流域中下游以外的地区则不适用。其他地区在使用二十四节气时,常根据当地农业气候特点,赋以适于当地的内容。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应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产生,在其形成之初就已应用于生产。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中有按夏至计算始耕日期的记载。东汉《四民月令》中已广泛用节气定农时。以后的历代农书更广为引用,作为决定农时的根据。元代《王祯农书》中设计了一个《授时指掌活法之图》,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逐一编排农事,把二十四节气从农业气候历发展为系统的农事历。随着农业的发展,各地按节气编出大量的农谚、歌谣用以指导农业生产,成为中国农业气象经验的宝库。现代农业气象学兴起以后,很多地区将二十四节气与农业气象资料相结合,编制农业气候历、农事历或农事活动表,使古代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相互参照、补充,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继续发挥作用。

参考文章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十二)保健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三)保健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六)保健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五)保健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四)保健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十一)保健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十)保健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七)保健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二)保健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经(一)保健养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151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