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决策分析?

什么是决策分析?,第1张

什么是决策分析?

[拼音]:juece fenxi

[外文]:decision

对实现经济管理目标的多种方案进行系统的、直观的和定量的研究比较,以便于决策者选定实施方案的方法。决策是各级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能。运用决策分析方法,为决策者进行多种方案的效益比较,有助于较好地实现预定的目标。机械工业企业的产品开发、工艺选择、销售规划、人才培养、资源分配、工厂布置等战略性问题和生产调度、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人员调配等战术性问题的决策是否正确和及时,是机械工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决策类型

决策根据性质的不同分为3种类型:

(1)影响决策的因素和后果能确知的,称为确定型;

(2)影响决策的因素和后果不能确知、决策时有一定风险的,称为非确定型;

(3)当决策者必须估计到竞争对手的策略时,称为竞争型或对策型,它是非确定型的延伸。实际上,由于所考虑的经济管理问题的目标往往不止一个,或者一项决策涉及很多部门和个人,或者决策的目标和约束条件是模糊的,所以决策又分为多目标决策、群决策、模糊决策等不同的类型。

基本概念

在应用决策分析时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1)系统观点:用系统分析方法将需要决策的问题处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描述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建立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评价模型。

(2)主观概率:当系统的各要素和方案实施的后果存在不确定性时,决策分析者根据已有的经验和信息主观判断的评价模型中的有关事件出现的概率,称为主观概率。由于个人经验及其对事件的了解不同,各人估计的主观概率也会有所差异。

(3)期望值和效用期望值:根据评价模型计算出多种方案的期望值,可供决策者选用。但由于决策者的个人性格和意向对风险的态度各异,因此在期望值中应适当反映决策者的主观因素,这样修正后的期望值称为效用期望值。

分析方法

对于简单的非确定型决策问题,现代常用的方法有:效益值法、后悔值法、期望值法和效用期望值法等,从表现形式来看则有决策表法和决策树法等。

以决策表法为例,设某机械产品的市场需要量有大、中、小3种可能性,如采用不同工艺方案Ⅰ、Ⅱ或Ⅲ进行生产,可计算出不同的利润额,如表中第 2、3、4例的数值。经过分析计算的效益值、后悔值和期望值可供决策者个人判断并选择相应的生产方案。




若例中的需要量已经确定(如已有订货合同),则属于确定型决策,决策者可根据利润额最大数值来选定生产方案。需要量大采用方案Ⅰ,需要量为中、小则采用方案Ⅱ、Ⅲ。当需要量不能确定时,则用下列决策分析方法。

(1)效益值法:比较各方案不同需要量的最小效益值,如方案Ⅰ在需要量小时的效益值-10万元最小,方案Ⅱ、Ⅲ分别为-5万元和2万元。这样,选取方案Ⅲ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能取得较好的收益。

(2)后悔值法:如果选定的方案经实践证明不是最优,决策者就要后悔。事先比较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决策者可选取免除过分后悔的方案(后悔值=各方案中最高利润额-本方案利润额),如选取其中最小的8万元(方案Ⅱ),可以在不利情况下的后悔值较小,因而能保证有较好的效益。

(3)期望值法:对大、中、小不同需要量估计主观概率,然后比较各方案的期望值。如表中估计需要量的概率分别为0.2、0.5、0.3,从而计算出方案Ⅰ的期望值=20×0.2+8×0.5+(-10)×0.3=5.0万元,方案Ⅱ为5.9万元,方案Ⅲ为2.9万元,比较结果以方案Ⅱ为最佳。

(4)效用期望值法:决策者对损益值(如利润额)大小的反应,也就是对风险的态度,称为效用。对不同方案所得到的各种损益数值,决策者反应的效用值也不同,但他们对最高或最低损益的效用是相同的。按规定最高效用值是1,最低效用值是0。如表中利润额20万元的效用值为1,-10万元的效用值为0。通过决策者对其他不同损益值的效用反应,可获得一系列的效用值,并形成效用曲线(见图)。保守型决策效用曲线稍向上弯曲,冒险型者的效用曲线向下弯曲。曲线弯曲得越厉害,说明发生讨厌风险的程度越高。持中立态度的决策者的效用曲线变成一条直线。计算效用期望值时,首先要为特点的决策者编制效用曲线,反映他对各种损益的效用值,然后根据主观概率计算所期望的效用值。




发展趋势

随着运筹学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决策分析的数学化、模型化和计算机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许多重复的常规决策有了现成的计算机程序可供调用。有些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常规决策分析的自动化,使管理决策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由于经济管理问题的复杂性、随机性和动态性,决策中应用技术(计算程式和数学模型)开始软化,从而转向模拟、试探、推演等方法,借以模拟系统本身和模拟决策过程,统称为决策模拟。这种模拟又都借计算机实现,又称为计算机模拟。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通过模仿人们决策思维的解题程序,当计算机有足够大的容量时,复杂的决策分析工作便可由计算机来承担。当然,这仍然离不开决策者的经验和智慧。

参考书目
    黄孟藩等著:《决策的科学方法》,海洋出版社,北京,1983。H.A.西蒙著,李柱流、汤俊澄等译:《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2。(Herbert A. Simon, The New Science of Management Decision, Prentice Hall Inc.,New Jersey,197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230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