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ijincheng Gongdian
[外文]:Palace in Forbidden City
在明清北京城内中部,从明永乐十九年(1421),直至清末(1911),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古代皇宫是禁地,又有紫微垣为天帝所居的神话,故称宫城为紫禁城。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巨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1925年在此建故宫博物院后,通称故宫。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禁城所在位置是元大都城宫殿的前部。明太祖时拆毁元宫。明成祖朱棣登位后,于永乐四年(1406)决定筹建北京宫殿。永乐五年开始征调工匠预制构件,于永乐十五年正式开工,十八年建成宫殿、坛庙,十九年自南京迁都北京。主持筹建的匠师有蔡信、陆祥、杨青等。正式开工后,工程由蒯祥主持。
布局紫禁城采取严格对称的院落式布局,按使用功能分区,依用途和重要程度有等差、有节奏地安排建筑群的体量和空间形式,代表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布局的最高水平(见图)。
宫城
紫禁城城墙高10米,南北长961米,东西长753米,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城每面开一门,四角建角楼。南面正门称午门,建在凹字形墩台上,正面下开三门洞,两翼突出部近内转角处各开一门洞。台上正中建重檐庑殿顶的门楼。左右转角和两翼南端各建一重檐攒尖顶方亭,其间连以宽阔的廊庑。午门前突出二亭是由古代宫门前建阙的制度演变来的,也是这种制度的惟一遗例。紫禁城东门和西门称东华门和西华门;北门称玄武门,清代改称神武门;上面都建重檐庑殿顶门楼。
紫禁城内有一条南北中轴线,自午门至玄武门,同北京城中轴线重合。建筑按使用性质分外朝、内廷两区,按中轴对称地布置若干大小院落。
外朝外朝在前部,是颁布大政、举行集会和仪式以及办事的行政区,主要由中轴线上的前三殿及其东西侧对称布置的文华殿、武英殿三组建筑群组成。在其东南、西南还有内阁公署、国史馆等。
前三殿在午门内,由门、廊庑、配楼、角库围成矩形大院落,南面开有三门,正门是面阔九间重檐歇山顶的太和门,与午门之间形成一横长矩形广场,东西两面有通文华、武英二殿和东华门、西华门的照和、协和二门。广场内有内金水河横过,同自天安门至午门的纵长广场形成对比。太和门内殿庭中建“工”字形的台基,和前面高三层的月台共同形成一个“土”字形石台基座,周以汉白玉石栏。台上自南而北依次建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太和殿面阔十一间,殿内面积2370多平方米,重檐庑殿屋顶,前有宽阔月台,下临广大殿庭,供元旦、冬至大朝会和其他大典使用,是外朝主殿,也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古建筑(见彩图)。中和殿在工字台基的中部。为面阔五间单檐攒尖顶方殿,供在太和殿行礼时皇帝休息之用。保和殿面阔九间,重檐歇山顶,是举行殿试和宴会外宾之处。太和殿前面两侧有体仁、弘义二阁,是面阔九间加腰檐的二层庑殿顶楼阁。前三殿一组占地面积达85000平方米,是现存最巨大的殿庭。
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物都是由门、配殿、廊庑组成的矩形院落,内建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的前殿和后殿,其中武英殿是工字殿。文华殿是皇帝听大臣讲书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斋居和召见大臣的地方。
内廷前三殿后为内廷主要部分,包括后三宫、东西六宫、乾东西五所。在前三殿和内廷之间有一东西横长的广场。广场东西是景运、隆宗两座侧门,北面为通入内廷的乾清门和内左门、内右门。内廷是皇帝及其家庭的居住区,主要部分分三路。中路即中轴线上的后三宫。正门是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的乾清门,它连接东、西、北三面的门、庑,围成纵长院落。殿庭正中也建土字形石台基座,前端凸出月台,以后依次建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乾清宫和坤宁宫均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是内廷的正殿、正寝,帝、后正式的起居场所。交泰殿为面阔三间单檐攒尖顶的方殿。坤宁宫后的坤宁门通御花园。后三宫一组形制和前三殿基本相同,但占地面积只有后者的四分之一。后三宫东西两侧各有两条南北向巷道。每巷自南至北各建三宫,东西各六宫,宫间隔以东西向巷道。每座宫都是一独立单元,外围高墙,正面建琉璃砖门;门内前为殿,后为室,各有配殿;后室两侧有耳房,形成二进院落。东西六宫是妃嫔的住所,其东西外侧原尚有内库房。东西六宫之北,隔一东西向巷道,各建五所并排的院落,每院内各建前后三重殿堂,各有厢房,形成三进院落,是皇子住所。东西六宫和乾东、西五所规整对称地布置于后三宫左右,即为内廷的东西路。
东六宫之南有弘孝、神霄二殿,西六宫之南有养心殿,遥相对应。
乾清门东侧景运门外有奉先殿,前后二殿均九间,是宫内的太庙。其东有南北巷道,道东有外东裕库和哕鸾宫、喈风宫等,是前朝妃嫔养老处。乾清门西侧隆宗门外有慈宁宫等,是皇太后住地。内廷后三宫以北是占地11200 平方米的御花园(见故宫御花园)。园内亭榭对称布置,正中为供真武大帝的钦安殿。前三殿、后三宫在明代屡遭烧毁。现中和殿、保和殿是明万历四十二年(1615)工匠冯巧主持重建,又经明天启五至七年(1625~1627)大修的,殿中童柱上尚有明人墨书中极殿、建极殿等明代殿名。
改建明代太和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合“九五之数”;四周有一圈深半间的回廊。清康熙初期先由冯巧弟子梁九把山墙推到山面下檐柱,使建筑外观呈十一间状;后又经康熙二十四至二十七年(1695~1698)重建。清代接受明代教训,把太和、保和二殿两侧斜廊,改为砖墙,又在东西庑加砖砌防火隔墙,防止火势沿廊庑蔓延。
清代较重要的改建和增建在外朝有在文华殿后建贮四库全书的文渊阁,在仁智殿处建内务府等。在内廷东路改弘孝、神霄二殿为斋宫、毓庆宫,西路改乾西二所为重华宫、漱芳斋,拆乾西四、五所建造建福宫和花园,建雨花阁和内右门前军机处值房。改奉先殿为皇帝家庙,在东华门内建南三所等。清末慈禧太后又把西路长春、储秀二宫连成四进庭院。清代最重要的增建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在东侧原哕鸾宫一带建供乾隆退位做太上皇时住的宁寿宫。宁寿宫四面高墙环绕,自为一区。宫中分前后两部,中隔横街,如外朝、内廷的区分。前部为宁寿门、皇极殿、宁寿宫一组,全仿乾清门、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形制,仅占地稍小。后部分三路。中路是养性门、养性殿、乐寿堂一组,前后五重。养性殿全仿养心殿形制,乐寿堂外观一层,内部二层,装修豪华。西路俗称乾隆花园,景物繁密,略具江南风格,唯布局稍促。东路前为戏楼畅音阁和观戏殿阅是楼,后有五重殿宇。宁寿宫是清乾隆盛期宫殿的代表作,室内装修富丽。
建筑艺术成就紫禁城的基本布局是明代的,现存明代建筑尚有百余座。除中和殿和保和殿外,钦安殿、南薰殿、咸若馆、神武门、角楼都是明代建筑,东西六宫主要部分是明代建筑,唯装修经过清代改动。
故宫的总体设计多比附古制,如在午门前建端门、天安门、大明门(即中华门,已拆除),使太和殿前有五重门以象“五门”之制;以前三殿象“三朝”之制等。
《清宫史续编》又称内廷部分的乾清、坤宁二宫象征天地,以乾清宫东西庑日精门、月华门象征日月,以东西六宫象征十二辰,以乾东、西五所象征天干等。可见宫殿建筑,除具体的使用功能外,更重要的是以建筑形象表现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建筑群组布置上,紫禁城强调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外朝内廷最主要的建筑前三殿和后三宫。其余东西六宫、乾东西五所对称布置在左右,拱卫中轴线上建筑。它也利用院落的大小、殿庭的广狭来区分主次。前三殿是全宫最大建筑群,占地面积为宫城的百分之十二,后三宫面积为前三殿的四分之一。其余宫殿,包括太上皇、皇太后的宫殿,又小于后三宫,以突出前三殿、后三宫的主要地位。
在建筑形体上,主要是通过间数多少和屋顶形式来区分主次,间数以十一间为最,屋顶等级依次为庑殿、歇山、 悬山、 硬山;最重要者加重檐。宫中最重要的正门午门、正殿太和殿和乾清宫、坤宁宫等都用重檐庑殿顶,间数为十一间或九间,属最高等级;其他群组依次递降。同一群组中,配殿、殿门比正殿降一等。通过这些手法,把宫中大量的院落组成一个轴线突出、主从分明、统一和谐的整体,把君臣、父子、夫妇等封建伦常关系,通过建筑空间形象体现出来。而大小规模不同的院落和建筑外形的差异又造成多种多样的空间形式,使在总体的统一和谐中又富于变化。紫禁城宫殿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中院落式布局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力的例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