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a'erxiweicha
[外文]:Hans Marchwitza (1890~1965)
德国作家。1890年6月25日生于矿工家庭,14岁即下矿井劳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兵役。1919年参加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1920年发生“卡普暴乱”时担任红色鲁尔军排长,同年加入德国共产党。20年代开始写作,在《鲁尔回声报》、《红旗》和《红色战线》上发表作品。他靠勤奋自学成为作家,是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联盟的成员。1933年流亡瑞士。西班牙内战爆发后,赴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国际纵队。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在法国被拘押,两年后在“流亡作家委员会”帮助下逃至美国。1946年回到德国。1965年1月17日逝世。他的作品大多描写工人的生活和斗争,报告文学《袭击埃森》(1930)、小说《煤矿上的战役》(1931)均取材于他的经历,描绘工人的政治和经济斗争。小说《轧钢厂》(1932)写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工人、小资产阶级和技术人员的生活和思想。长篇小说《库密亚克一家》(1934)、《库密亚克的归来》(1952)和《库密亚克和他们的孩子》(1959)三部曲描写一名矿工投身革命的过程。自传体小说《我的青年时代》(1949)曾被布莱希特誉为“杰作”。小说《生铁》(1955)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最早反映工业建设中先进与保守之间斗争的作品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