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busai yinyue
[外文]:Gypsy music
吉卜赛人是一种没有固定居地的民族。相传原在印度北部,约自9世纪起,逐步向西转移,经过波斯、土耳其、巴尔干半岛而后散居欧洲各地。大约15世纪后,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吉卜赛人的音乐中既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点,又因居住地区的不同而与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相结合;同时还受到艺术音乐、城市通俗音乐的影响,形成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目前,除将吉卜赛民族自己的民间音乐称为吉卜赛音乐外,还因他们所演奏的各种音乐都带有自己特色,因而从广义上来说,这种吉卜赛化的音乐也可称为吉卜赛音乐。
匈牙利的吉卜赛音乐最能代表其特点。它有自己特定的“吉卜赛音阶”(以C为主音,即c-d-戇e-#f-g-戇a-b-c1),歌曲通常是无伴奏的单声部形式。分为“慢歌”(洛克迪里)和“舞蹈歌曲”(凯里马什基迪里)。前者抒情叙事,后者欢快热情。旋律的特点是:慢歌常用有附点的音符,节奏自由,结束时,最后第二音恒为长音,后面有休止,再大二度下行到结束的主音;舞蹈歌曲较短,可多次反复,使用大小调音阶,甚至五声音阶。歌唱时用真声,重喉音(在西班牙则称为“生嗓子”),并在旋律中加上大量装饰花腔与滑音,即兴性很强。在唱舞蹈歌曲时,还使用滚舌音。反复演唱时,常插入叫喊声以增加热烈气氛。这种特点在其他地区的吉卜赛人中也存在。吉卜赛歌曲中缺乏宗教节日典礼性的内容,这与他们经常流动迁移的生活有关。
吉卜赛的器乐除基于其歌曲以外,常采用匈牙利民间音乐,18世纪后又取自欧洲传统音乐及城市通俗音乐,尤其是各种舞曲,如恰尔达什、圆舞曲、波尔卡等。18世纪的募兵舞曲更具特色,它包括慢(拉苏)及快(弗列斯)两部分,曲调常取自匈牙利民间音乐,但吉卜赛人演奏得非常即兴化,如加上附点或切分音,引入华彩片断,常将速度布局为慢—快—非常快—突然停止等等。若将这些特点转用到其他非吉卜赛音乐中,就造成吉卜赛化的演奏风格。F.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就是吸收了这种风格,并通过进一步艺术加工而创作的。19世纪时,这种募兵舞曲演变为一种匈牙利通俗艺术歌曲“匈牙利诺他”,大抵为业余者创作,其中吉卜赛人很少,只保留一定的吉卜赛风格。在乐器使用方面,吉卜赛人最早只用风袋管,以后加用了提琴(菲德尔)。18世纪初在农村常见的是2把小提琴(或1把小提琴,1把中提琴),大提琴(或低音提琴),有时还有达尔西默。18世纪中叶起加用单簧管。在城市中,由于受西欧音乐的影响,有条件的乐队逐步趋向正规化。19世纪后半叶,还出现了具有吉卜赛风格的轻音乐队,人数众多,演奏内容包括艺术音乐、通俗音乐、轻歌剧片断等等,颇受城市听众欢迎,影响遍及全欧。20世纪中还吸收了爵士乐的一些特点。
由于吉卜赛音乐主要取自民间,吉卜赛的作曲家并不多,常只限于写作募兵舞曲。较知名的有 J. 比哈里(1764~1827)。他本身是演奏家,但不会记谱,其作品系由他人代为记录。
其他地区的吉卜赛音乐,情况与匈牙利的音乐大抵相同,但受当地民间音乐的影响更多一些,例如在罗马尼亚山地的吉卜赛歌曲,其乐器则有用纳伊、科布扎(类似琉特)和小提琴的组合。在特兰西瓦尼亚高原上的农村吉卜赛音乐显示出近东和土耳其音乐的影响,而阿尔巴尼亚的吉卜赛人则使用风袋管、单弦提琴、拉胡蒂和长把的琉特。
略有不同的是在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吉卜赛音乐,它与西班牙民间音乐相结合,在19世纪中叶形成了弗拉门科(一译佛兰德歌曲)。它可能来源于“翁多”歌曲(一译深沉歌),比较深情伤感,曲调带有东方色彩(阿拉伯或印度)。通过吉卜赛人的发展演变后,弗拉门科虽仍保持忧伤情调,但曲调所用音阶常在吉卜赛音阶与小调音阶之间摇摆不定,其演唱也富有吉卜赛风格,即兴性强,多装饰音,节奏自由,常以“唉”开始等等。弗拉门科和安达卢西亚其他民间音乐如波洛,和安达卢西亚民歌索莱亚、萨埃塔等也有相互的影响。在乐器方面,弗拉门科用吉他伴奏,并曾出现一些吉卜赛吉他演奏家。演出的内容常扩大到其他音乐领域,例如古代民间舞曲。
吉卜赛音乐另一个中心是在俄罗斯。大致从18世纪末开始,吉卜赛歌手经常演唱俄罗斯、乌克兰和波兰的民歌以及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如浪漫曲等;但引入了吉卜赛音阶中的增音程、装饰音、滑音、切分节奏和即兴的特点,使其吉卜赛化。同时,在演唱吉卜赛歌曲时,也受俄罗斯音乐的影响,例如出现自然小调、多里亚调式、调式交替等变化,还运用了合唱形式。在乐器方面,有时还使用俄罗斯的各种民间拨弦乐器。
住在巴黎郊区的吉卜赛人称为凯莱德拉里,系来自俄罗斯地区的移民,其音乐受俄罗斯影响较明显,例如歌曲中独唱与合唱交替出现,混声二部合唱有三度平行现象等,但伴奏则改用吉他或手风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