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是什么?

天工开物是什么?,第1张

天工开物是什么?

[拼音]:Tiangongkaiwu

中国明代末年专门研究各种生产技术的著作。作者宋应星(1587~?),字长庚,江西奉新人。万历四十三年(1614)举人。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县教谕,本书就是在这时候写成的。

主要内容

天工开物》共十八卷,记述了各种粮食作物栽培和加工,蚕桑养植,丝织品、棉织品和纸张的制造,油、糖、盐的制造,煤炭、石灰、陶器的采掘和烧制,各种金属冶炼,生产工具及铜钱的铸造,染料、颜料的生产,交通运输工具舟车(包括海船)的制造等,几乎包括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各种重要生产品的生产工艺。由于这部著作既非空疏的理学,也非仕进八股文章,不为封建社会学术界所重视,所以在崇祯十年(1637)刊印后,几乎失传。《明史·艺文志》没有著录,连清代《四库全书》也未收入。到20世纪20年代,才在日本发现流传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宁波得到了初刻本。




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

《天工开物》这部专述生产技术的著作本身,就表明了它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写作的。尤其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此书不是古代科技文献的摘录,而是对于各种生产方法、规程和经验详细观察和分析的记载,并绘图表明各种生产 *** 作。《卷序》中写道:“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这种记载是有重要意义的。中国古代没有采矿学专著,《天工开物》中则有关于金、银、铜、铁、锡、铅、锌、汞以及煤炭、硫磺等矿产的采掘和冶炼方法的记录。类此者全书皆是。《卷序》中说:“世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就是说,懂得这些普通事物的制造方法,能对万物的生产有所贡献的人,会受到世人的推崇。相反,“釜鬵之范鲜经,而侈谈莒鼎”,就是说连铸造锅子的模型都没见到过,而侈谈古代的“莒鼎”,是没有什么可称道的。《五金》卷所记当时炼铁已采用炼铁炉与炒铁塘串连使用,直接把生铁炒成熟铁,这种生产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乃服》卷还提到“腰机”织葛苎棉布,产品整齐坚泽,“惜今传之犹未广也”。当时由于田赋征银,普遍感到白银不足,而作者则指出:“今天下何尝少白银哉?”在《五金》卷中又说,“大地生五金,以利用天下与后世”,指出有许多地方能生产金、银等。从这些论述也可以知道这部著作对于发展社会生产的旨意了。

重视采掘、加工和制造

本书卷一为《乃粒》,卷十八为《珠宝》。《卷序》有“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一语。此语易使人认为此书是传统的“重本抑末”之书。其实,这里所说的“贱珠玉”,并非汉代人贱工商货币财富之意,而是贱玩妆饰品,珠玉在明代已与货币毫无联系。书中真正讲农业生产的只有《乃粒》一卷,其他十七卷俱讲采掘、加工、制造等。书中有一卷名《粹精》,专讲粮食加工,这也表明此书对于加工制造的重视。本书之注重加工制造与作者对财富的观点完全一致。宋应星曾说,“夫财者,天生地宜而人功运旋而出者也”。“财之为言,乃通指百货,非专言阿堵也”。事实上,《天工开物》所言者是百货,是“天生地宜而人功运旋”的生产品,这“人功运旋”可以说是本书的中心内容和特点,通过人工制造,天地间“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在此书以前,有《农政全书》、《齐民要术》乃至《考工记》等生产技术著作,但以加工制造及叙述制造过程作为主要内容的则首推此书。这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到晚明时代有了大的发展的反映。




重视生产经营和经济收益

本书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耗费、产品质量与经济收益问题。书中记载早秧一日无水就死;苗从返青到结实,早稻每蔸约需水三斗,晚稻需水五斗;将收割时如缺水一升,米粒就会缩小,产量就会减少,加工时米粒易碎。又如记用水力筒车灌田,昼夜一百亩;人力踏龙骨车,一天可灌五亩,牛力加倍。绫罗的经线必定长三十丈或五六十丈,以节省穿接的劳动。本书还特别重视农产品加工,以增加收益。如书中记载制作丝绵耗费的人工是缫丝的八倍,用这种绵打成的线织成湖绸,价值颇高,织成花锦,价值就更高。用北方冷石磨,磨小麦百斤,可得上等面粉八十斤,价值提高十分之二,还有副产品面筋、小粉,因此,能得到更多的收入。胡麻比火麻好,出油多,味美品贵,有多种用途,副产品又可肥田,因此,“农家能广种”,好处很多。书中还重视地区性生产的特点与生产专业化。例如,棉布织造数淞江最好,浆染芫湖最好;景德镇不产白土,把婺源的硬质粘土和祁门的软质粘土用船运来,调配和合,制作瓷器;安徽徽州制墨需要油烟,因运油不方便,就派人到桐油价格便宜的湖南、湖北,利用当地桐油制成油烟带回来。

重视商品流通

重视舟车以及海船的制造及其对于商品流通的作用,亦为《天工开物》一书的特点之一。《舟车》卷首有“宋子曰:人群分而物异产,来往贸迁,以成宇宙。若各居而老死,何籍有群类哉?……四海之内,南资舟而北资车,梯航万国,能使帝京元气充然。”“浮海长年,视万顷波如平地。”这种从“来往贸迁”来看待舟车的作用,并且所述“梯航万国”、“浮海长年”的气魄,远非以往论舟车作用者所可及。《舟车》卷有专论“海舟”一节,其中有云:“凡海舟,元朝与国初运米者曰遮洋浅船”,“与出使琉球、日本暨商贾爪哇、笃泥等舶制度,工费不及十分之一。”这里提到商贾航海用船,应是15世纪郑和(1371~1435)率领庞大船队七次远洋航行以来明代对外通商的反映。《天工开物》也论及货币问题。如《五金》卷首宋子曰:“黄金美者,其值去黑铁一万六千倍”,“贸迁有无,货居周官泉府,万物司命系焉”,是即言黄金为谷物和百货的流通手段。而对于当时通用的铜钱,则谓“凡铸铜为钱以利民用”,“凡钱通利者,以十文抵银一分值。其大钱当五、当十,其弊便于私铸,反以害民”,此亦表明《天工开物》注意到足值铸币对于商品交换正常进行的重要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460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