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i-er Guoji xiuzhengzhuyi jingji sixiang
[外文]:revisionist economic thoughts in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国际工人运动中“修正”K.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为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辩护的一种资产阶级经济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先由E.伯恩施坦提出,以后在20世纪初由K.考茨基等组成的所谓“中派”集团加以发展。
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和著作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产物。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的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工人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迫使资产阶级改变策略。为了瓦解工人运动,资产阶级用超额垄断利润的一小部分来收买工人运动中的上层分子,组成机会主义派别。
1889年成立的第二国际,其初期在F.恩格斯的领导下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但是,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施坦公然全面“修正”马克思主义,在国际社会民主党内逐渐分化为左、中、右三派,修正主义变为一种国际性的现象。它在各国的代表是:德国的伯恩施坦、考茨基派,法国的内阁派,奥地利的O.鲍威尔(1881~1938)、R.希法亭和 C.施米特(1863~1932),英国的R.麦克唐纳(1866~1937)和俄国的孟什维克。他们的主要经济著作有:伯恩施坦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1899),考茨基的《帝国主义》(1914)、《民族国家、帝国主义国家和国家联盟》(1915),希法亭的《金融资本论》(1910)。
“修正”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全面攻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其主要特征是利用所谓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材料”,篡改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歪曲帝国主义的经济和政治本质,阉割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革命性。
攻击和“修正”马克思的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伯恩施坦全盘否定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石劳动价值论。他步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之后尘,断言《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之间存在着矛盾,扬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缺乏有力的论据”和没有现实性。他认为,马克思的价值论只是一种虚构或假设,因此对资本主义是无效的。他说,“价值不能从某个商品或某类商品来测定,而纯粹是思维的构成物”。他主张用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价值论来对它加以补充和调和,以消除《资本论》中的矛盾。
伯恩施坦割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联系,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剥削根本不需要用劳动价值论来证明,因为剩余劳动是一个经验的、可以根据经验证明的现象。施米特则公然宣称,“剩余产品的价值不决定于劳动”。他们认为利润不是来源于资本生产过程中对雇佣劳动的剥削,而是把利润归结为流通领域中的让渡,以及主观的心理因素。他们认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仅仅是一种道德的命题或道德的谴责,从而“不能构成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科学基础”。
歪曲马克思的货币论希法亭企图用货币名目论来“修正”马克思的货币论。他割裂了货币论和价值论的内在联系,否定货币的内在价值,用所谓“社会必要流通价值”决定货币的理论来“修正”马克思对货币流通规律的分析。他认为,马克思用“迂回的”方式确定货币的流通是不必要的,断言在帝国主义条件下可以假定有一种“纯粹货币”的流通存在,从而货币就具有脱离黄金价值而独立存在的价值,并能直接表现商品的价值。这样,“真正的价值尺度不是货币,货币本身的‘行市’却由我想称之为社会必要流通价值的东西决定”。他所说的“社会必要流通价值”,就是指的流通中的商品价值总额,企图以此来确定货币的价值。显然这是一种用价值决定价值的循环论证。希法亭的错误是从流通占首位的观点出发,片面夸大了流通和交换规律的作用。
“修正”马克思的危机论,鼓吹资本主义的“适应性”伯恩施坦把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和卡特尔、托拉斯的出现作为防止经济危机的手段,攻击马克思的经济危机学说。他认为,信用制度能够促进生产的发展,从而可以调节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之间的矛盾,减少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完善的交通工具缩短了各国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扩大了世界市场的范围。他断言,卡特尔和托拉斯是有组织的企业,可以调节生产,消除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的状态,从而防止危机的发生。他还说,如果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那么一般危机就必须在现在或最近的将来得到证明,否则它就只能“漂浮于抽象的思维中”。伯恩施坦攻击马克思的危机论,实际上就是否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宣扬资本主义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它遭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列宁指出:“在危机论……的问题上,……只是最近视的人,才会在几年的工业高涨和繁荣的影响下,就想改造马克思学说的基础。危机的时代并没有过去,……在繁荣之后,接着就来了危机”(《列宁选集》第2卷,第5页)。
歪曲帝国主义本质的“超帝国主义”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考茨基连续发表文章,鼓吹帝国主义政策论和“超帝国主义”论。在“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幌子下,公开歪曲帝国主义的经济本质和侵略本性。他认为,帝国主义是高度发展的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物。帝国主义就是每个工业资本主义民族力图征服和吞并愈来愈多的农业区域,而不管那里居住的是什么民族。因此,他认为,帝国主义也可能采取各种很不相同的形式或政策。考茨基关于帝国主义定义的根本错误在于否定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垄断,他不是把帝国主义看作一个经济阶段,而看成是帝国主义国家任意奉行的一种特殊的政策。
考茨基从他的帝国主义定义出发,进一步引伸出他的“超帝国主义”论。他认为,从纯粹的经济观点来看,资本主义不是不可能再经历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把卡特尔政策应用到对外政策上的超帝国主义阶段。他认为,由于战争的破坏,促使全世界的资本家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世界性的国际卡特尔,并“将用国际上联合起来的金融资本对世界的共同剥削来代替各国金融资本之间的相互斗争”。考茨基还劝告垄断资本家放弃侵略的政策,而用裁军、谈判和自由贸易等途径实现他所期待的和平新纪元的到来。“超帝国主义”论抹杀了帝国主义之间的根本矛盾,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客观上只能起到分裂工人运动的作用。
希法亭的机会主义倾向和“有组织的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理论方面,希法亭在《金融资本论》一书中虽然对帝国主义问题作了某些有价值的分析,但在分析方法和某些理论中显然有把马克思主义与机会主义调和起来的倾向。他忽视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曲解金融资本产生的过程。他从流通占首位的观点出发,把资本划分为三个阶段:高利贷资本、银行资本和金融资本。他断言,金融资本是“由银行支配而由工业家运用的资本”。他的这一定义忽视了银行垄断与工业垄断的溶合,而用银行资本代替了金融资本。他认为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通,即可实行“有组织的资本主义”。希法亭忽视了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希法亭在分析垄断价格时,撇开了垄断价格与殖民地的不等价交换,宗主国对殖民地的掠夺以及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等重要问题。
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经济理论是为其政治路线服务的。他们曾鼓吹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和平过渡和有组织的资本主义的论点。希法亭继伯恩施坦、考茨基之后,于1927年在一篇演说中鼓吹在所谓的“超阶级的”国家和“经济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有组织的资本主义。按照希法亭的解释,有组织的资本主义就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用计划生产的社会主义原则来代替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原则,而成为一种有组织的经济。但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有组织的资本主义”理论遭到彻底的破产。
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经济理论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并指出,修正主义者在经济理论上除了一些“异常模糊的暗示和叹息”外,“绝对没有拿出什么东西来”,在科学思想发展中没有有价值的东西。
- 参考书目
- 陈岱孙主编:《政治经济学史》(下),第 8篇,吉林人民出版社,长春,1981。鲁友章、李宗正主编:《经济学说史》(下),第20章,人民出版社,北京,198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