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和是什么?

缓和是什么?,第1张

缓和是什么?

[拼音]:Huanhe

[外文]:détente

泛指紧张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局势的和缓与松弛。特指20世纪70年代前期、8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和美苏关系的和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关系处于冷战状态。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美国经济地位不断下降,西欧、日本则相对上升;在东方,由于苏联推行大国主义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第三世界迅速崛起,整个国际局势向多极化转变。东西方国家间的紧张对峙局面有所缓解。主要表现是:1969年联邦德国总理W.勃兰特正式提出与苏联、东欧缓和的“新东方政策”;1970年联邦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与波兰签订关于两国关系正常化基础的协定(统称《东方条约》),各方保证不使用武力和进行武力威胁,认为欧洲所有国家的边界不可侵犯;联邦德国政府放弃哈尔斯坦主义,与华沙条约组织的东欧成员国建交,与民主德国互相承认是主权国家,互设常驻代表机构;1971年苏、美、英、法四国签订关于柏林的协定;1972年美国总统R.M.尼克松访问中国;1972、1973、1974年美、苏首脑就限制战略核武器问题举行会谈并达成若干协议;1973年两个德国同时加入联合国,同年中欧裁军会议开幕;1975年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通过了最后文件(即《赫尔辛基宣言》)。这一时期中,东西方在德国问题上的争端获得基本解决,欧洲局势有所缓和,裁军谈判略有进展,中、美关系开始解冻,美、苏首脑会晤成为缓和美、苏关系的重要形式。




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联进行对外扩张,入侵阿富汙,美国对苏采取强硬政策,美、苏关系重又转冷,被称为“新的冷战时期”。80年代中Μ.С.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全面调整苏联对外政策,美国也作出相应调整,双方通过对话、首脑会晤协调相互关系。1987年签订了削减核武器的中程导d条约;1989年11月美、苏首次在联合国共同提出,根据《联合国宪章》在各方面加强国际和平、安全与合作;1990年10月两个德国宣布统一;同年11月欧安会巴黎首脑会议宣布欧洲冲突、分裂的旧秩序最终结束;美、苏原则达成削减50%战略核武器的协议。美、苏的经贸关系也得到迅速发展。

美、苏关系的缓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参考文章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