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是什么?

资本论是什么?,第1张

资本论是什么?

[拼音]:Zibenlun

[外文]:Das Kapital

K.马克思经济学说最主要的著作。这部伟大著作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共四大卷。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头三卷是理论部分,第四卷是理论史部分。

创作和出版的经过

《资本论》是在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对抗性质明显暴露、资本主义经济走上周期运动的轨道、无产阶级首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的条件下诞生的。

为了创作《资本论》,马克思花费了毕生的精力。1843~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写了《巴黎笔记》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5年2月迁居布鲁塞尔后,他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写了《布鲁塞尔笔记》、《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等。1849年流亡英国后,马克思进一步研究政治经济学,写了《伦敦笔记》和其他一些笔记。

经过十几年的准备,马克思从1857年下半年起着手撰写自己的政治经济学巨著《政治经济学批判》。当时计划全书分为六册: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第一册分为四部分:资本一般,竞争,信用,股份资本。第一部分资本一般,又分为三章:商品,货币或商品流通,资本一般。第三章资本一般再分为三篇: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两者的统一或资本和利润。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大体上包括第一册第一部分。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包括第一册第一部分的第一章商品和第二章货币或简单流通。《经济学手稿(1861~1863)》,包括第一册第一部分第三章资本一般。

1862年底,马克思产生了新的想法,即把第一册第一部分资本一般的第一和第二章并入第三章的第一篇资本的生产过程,并把第三章作为独立著作,以《资本论》为正标题,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副标题出版。这样便形成了《资本论》理论部分三卷结构计划。1863年8月到1867年,马克思在以前手稿的基础上,按照新计划撰写了《资本论》的第一卷、第二卷和第三卷的手稿,并对第一卷手稿作了付印前最后的润色。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问世。全卷共六章:第一章《商品和货币》,第二章《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三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四章《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五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进一步研究》,第六章《资本的积累过程》。




1867~1870年,马克思写了《资本论》第二卷第Ⅱ、Ⅲ、Ⅳ稿,第Ⅲ稿包含有属于第三卷范围的关于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的论述。接着,修订第一卷。1872年7月到1873年4月,第一卷德文第二版分册出版。第二版把第一版各章都改为篇,第一版第五章所包含的关于工资的部分独立出来作为第六篇,共七篇。1872年9月到1875年11月,第一卷法文版分册出版。第一卷法文版系法国人J.鲁瓦翻译,马克思亲自校订。马克思不仅对译文作了大量修改,而且对翻译所根据的德文第二版的内容和分篇也作了变动和补充。他把德文第二版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分作两篇即《资本的积累》和《原始积累》。法文版共八篇。它在德文版之外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1875年,马克思写了一部属于第三卷范围的、用数学方法论述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关系的手稿。1877~1881年,又写了第二卷第Ⅴ稿到第Ⅷ稿。

马克思逝世后,F.恩格斯在编辑《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上,付出了艰巨的劳动。1885年出版了第二卷德文第一版。1894年出版了第三卷德文第一版。恩格斯还校订了《资本论》第一卷英译本(1887年出版),准备了第一卷的德文第三版(1883年出版)和第四版(1890年出版)。

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序言中写道,“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 8页),“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同前,第23卷,第11页)。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考察,一方面自始至终严格划分财富存在的物的关系和财富存在的社会关系的界线,另一方面自始至终彻底弄清财富存在的物的关系和财富存在的社会关系的联系。物的关系本身同社会关系无关,因而也不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只有当物的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并同社会关系处在统一体中,才能进入政治经济学考察的范围。《资本论》既研究社会关系,又研究与社会关系处于统一体中的物的关系。它自始至终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存在的物的关系和财富存在的社会关系的矛盾运动。

研究方法

唯物主义辩证法贯串全书。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二版跋中写道:“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同前,第23卷,第24页)。

马克思认为,从形式上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同叙述方法是不同的,“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象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同前,第23卷,第23页)。《资本论》阐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途径前进的。它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部的简单规定性,以它的经济细胞──商品为起点,之后再逐步地把总体的进一步规定性加进来,考察总体的复杂规定性,从而一步一步地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具体的复杂事物观念地反映出来。(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体系和内容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本卷共七篇二十五章。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考察直接生产过程中所呈现的各种现象。在考察中,撇开了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影响。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资本主义经济是最纯粹、最普遍的商品经济形式,在商品关系中,潜在地包含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各种矛盾的萌芽。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资本论》从最抽象、最简单的商品范畴出发,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马克思首先论述了商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的二因素根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二重性。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实体,价值表现为交换价值。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商品形式是使用价值形式和价值形式的统一,商品的价值形式表现为四种发展形式: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马克思揭示了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及其秘密,揭示了商品关系中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等一系列的矛盾。商品关系的矛盾是资本矛盾的萌芽形式。

马克思进而论述了货币。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货币形式中,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转化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货币首先表现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在这种统一的基础上,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货币的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也依次地发展起来。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最后产物,又是资本发展的最初表现形式。

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

论述了货币转化为资本以及资本和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具有本质的区别。在 G-W-G′(G+△G)这个资本的总公式中,△G表现为剩余价值的最初形式。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表明,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劳动力商品理论的提出,揭露了资本总公式中存在的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相互矛盾的秘密。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

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规律。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相区别。从而揭示出了剩余价值(m)和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和剩余劳动的直接关系,阐明了剩余价值的内容。在剩余价值率


中,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得到了准确的表现。

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攫取剩余价值的欲望,驱使资本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通过改革生产的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力;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从而缩短再生产劳动力商品价值所必要的工作日部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上,相对剩余价值的发展分作三个阶段:协作,分工和工场手工业,机器和大工业。在机器大工业中,资本真正成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构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般基础,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只同工作日长度有关,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要使生产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中,工人对资本还只是形式上的从属,而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中,则形成工人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这一篇还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性质。

第六篇《工资》

阐述了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是工资的本质,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马克思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工资的内容必然地外在化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表象形式,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工资形式中所隐藏的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工资的基本形式是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

前五篇论述了剩余价值怎样从资本产生,这一篇论述资本怎样从剩余价值产生。资本简单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劳动力的再生产,而且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资本再生产本质上是扩大再生产。在资本扩大再生产中,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c:v)趋向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使得资本积累量绝对地增大,另一方面对劳动力需求则相对缩小。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造成大量的产业后备军,同时,产业后备军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周期地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必然存在着半失业和全失业的相对过剩人口。

这一篇还考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考察了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同前,第23卷,第831~832页)。这是马克思对资本直接生产过程的考察所得出的科学的革命的结论。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本卷共三篇二十一章。它是第一卷在逻辑上的继续。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中,资本的生产过程必须由资本的流通过程来补充。资本的流通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产业资本在运动中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段,并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其中每一种职能形式都通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返回到自己原来的职能形式,形成一种循环。货币资本循环主要表示资本价值的增殖。生产资本循环主要表示再生产运动,商品资本循环主要表示商品的实现。资本循环是这三种循环的统一。资本循环时间是资本生产时间和资本流通时间的统一。

第二篇《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是周而复始、不断往复的资本循环。资本周转是预付资本价值的周转。资本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按预付资本价值转移的不同方式,生产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种形式。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就整个社会来考察,固定资本的周期更新是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分析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起点。简单再生产不仅是扩大再生产的一种抽象形式,而且也是扩大再生产的现实因素和现实基础。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是:Ⅰ(v+m)=Ⅱc,即第Ⅰ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等于第Ⅱ部类(生产生活资料的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在扩大再生产中,实现的必要条件是Ⅰ(v+m)〉Ⅱc,即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大于第Ⅱ部类不变资本价值,实现的平衡条件则是:




即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与追加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资本家个人消费部分价值之和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不变资本价值之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是在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中实现的。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本卷共七篇五十二章。它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总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的一般形式转化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等具体形式;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并且进一步转化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以及地租等。

第一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在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形式中,首先是商品生产的劳动耗费转化为商品生产的资本耗费,即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同时也发生了剩余价值向利润的转化、剩余价值率向利润率的转化。利润和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外在化的形式。

第二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时间的不同,等量资本必然产生不等的个别利润量和个别利润率;在不同部门资本竞争的作用下,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间的转移,个别利润率必然转化为平均利润率,个别利润也必然平均化为与预付资本量成比例的平均利润,从而使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同时,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正因为商品的生产价格是作为价值的转化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所以,一切部门的利润总和必然等于剩余价值总和,生产价格总和必然等于价值总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也就使生产价格成为市场价格据以围绕的中心。生产价格理论是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理论的重大贡献之一。




第三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一般利润率必然成反比例地下降;但是,由于资本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提高等一系列因素的存在,对利润率趋向下降又有反作用,因而使利润率下降只表现为一般的趋势。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第四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

阐明了商品资本转化为商业资本的必然性,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商业利润的源泉以及商业劳动的性质和特点;还阐明了货币经营资本的形成和职能,考察了资本主义前的商人资本转化为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商业资本的历史过程。

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

论述了货币资本转化为生息资本的必然性,以及借贷资本和利息的实质,考察了利息、利息率的变动以及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马克思还运用了大量的实际资料论证了银行资本的构成和来源,还对生息资本作了历史的考察。

在第四篇和第五篇中,平均利润取得了进一步的外在化形式,即从平均利润中产生出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外在化形式,从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中各自又进一步分裂出企业主收入和利息的外在化形式。

第六篇《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资本主义地租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是剩余价值的进一步的外在化形式。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是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农业中对土地经营的垄断,其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的不同和对土地追加投资生产率的不同。级差地租来源于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而形成的超额利润。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其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的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绝对地租来源于农产品价值和生产价格差额而形成的超额利润。这一篇还论述了建筑地段的地租、矿山地租和土地价格,考察了封建制条件下的劳动地租、产品地租和货币地租的历史发展过程,阐明了资本主义地租产生的历史过程。

第七篇《各种收入及其源泉》

本篇是《资本论》整个三卷的总结。通过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三位一体的公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的性质及其秘密。还从总体上考察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竞争的性质,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中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相互联系及其历史性。在这一篇的最后部分,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中的一切矛盾都归结于雇佣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三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

意义和影响

《资本论》通过对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总过程的层层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化和占有私人性的基本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经济危机的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性。它把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结合在一起,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资本论》的问世,是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优秀成果,彻底解决了导致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瓦解的两大理论难题:价值规律同资本与劳动相交换的矛盾;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首次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资本论》是处在资本主义统治下的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解放的指路明灯,是已经取得解放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一百多年来,《资本论》传遍了全世界,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出版了数以百计的版本,对人类历史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资本论》的伟大力量在于它是同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实际相结合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一些在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无法预见的情况和问题,必须以《资本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这些情况和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社会主义社会这个20世纪的新事物具有在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无法预见的情况和问题,也必须以《资本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这些情况和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参考书目
    王亚南:《〈资本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郭大力:《关于马克思的〈资本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78。马健行、郭继严:《〈资本论〉创作史》,山东人民出版社,济南,1983。

参考文章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