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泉州元妙观元妙观俗称“天公观”,是道教传入泉州后所建的第一座道观,也是道教传入福建后的第一座道教宫观。元妙观位于泉州市东街新府口,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初曰白云庙,唐神龙元年(705年)改为中兴观,不久又改为龙兴观,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易名天庆观,元贞元年(1295年)改名玄妙观,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之名讳,改称元妙观。复建后的元妙观中轴线的主体建筑由三清殿、凌霄殿和灵官殿组成。
02
湄洲妈祖庙湄洲妈祖庙位于莆田市湄洲岛,始建于北宋雍熙四年(987年),是中华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是世界妈祖信众的朝圣中心,是妈祖信俗“世遗”地,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湄洲妈祖庙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现存建筑多为清代结构,妈祖庙建筑群以前殿为中轴线布局,依山势而建,形成了纵深300米、高差40余米的主庙道,从山门、仪门到正殿由323级台阶连缀两旁的各组建筑。在祖庙山顶,还建有14米高的巨型妈祖石雕像。
03
白礁慈济宫白礁慈济宫位于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始建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是供奉北宋名医吴真人的另一处宫观。此宫殿式庙宇,总面积1300平方米,整座建筑依山势修建,飞檐交错,富丽堂皇。殿内的龙柱、斗拱以及彩绘描金,集宋以后历代建筑、绘画、雕塑、书法等艺术的成就于一身,素有享有“闽南故宫”的美誉。宫内供奉的“保生大帝”是一位宋代民间名医,姓吴名夲(音滔),生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三月。
04
泉州天后宫泉州天后宫是祭祀海神妈祖的庙宇,也是世界范围妈祖信仰的重要传播中心,见证了妈祖信仰伴随海洋贸易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见证了海洋贸易作用下泉州南部商业性城区的发展。泉州天后宫位于福建泉州古城南端,南临晋江及沿岸港口,创建于1196年,始称顺济宫。伴随历代官方和民间对妈祖信仰的推崇,泉州天后宫历经重修、发展,现仍保存了16世纪之前形成的前殿后寝的布局特征。现存建筑群坐北朝南,总体呈中轴对称的院落式布局,建筑群用地面积约6800平方米。
05
罗源西洋宫位于罗源飞竹镇的“西洋宫”,原称“陈林李祖殿”,是后人为纪念林九娘所建,与古田县临水宫、福州下渡陈靖姑故居并列为陈靖姑文化发祥地。西洋宫比古田临水宫还早建了12年,每年陈靖姑文化祭祀时,八方游客云集,场面非常壮观。西洋宫各宫殿均为三挑檐,屋脊双角翘起成牛角状。庙宇背倚鼓角岩,山上绿荫如海,如临仙境。西洋宫附近还有不少与陈靖姑、林九娘传说有关的鼓角岩、老鸦洞、试剑石等遗迹,特别是宫后的林九娘墓造型奇特,每年都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信众前来观瞻。
06
古田临水宫古田临水宫始建于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是国内道教“三奶”之一陈靖姑的祖庙,也是闽地道教的发祥地之一,由宋至清,历代均有维修,现存建筑保留明清建筑风格。该建筑由戏台、拜亭、正殿、后殿,及两侧的厢房、钟楼、鼓楼等有序组成,整体格局保存完好,是福建省境内少见的整体风格保持完整、整体风貌协调一致的宫庙古建筑群,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年代特征,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及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07
福州裴仙宫裴仙宫位于福州城内肃威路,建于北宋年间(1046-1067年),宫中供奉主神———鹤发白须老人,即裴仙师或称裴仙爷,是maigoo网小编推荐的福建十大道教宫观之一。裴仙宫于1988年以来经3次扩建修整而初具规模,在繁华的市中心独显宁静雅致。宫观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主要殿堂面积80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三清殿85平方米,主殿150平方米,裴仙殿65平方米,会客厅20平方米,办公室15平方米,以及新楼5间4层,主体建筑为砖混钢筋水泥结构的二进殿堂。
08
宁德鹤林宫鹤林宫位于福建闽东宁德西北部的霍童山大童峰,居五岳之首,是中国道教南方发祥地——“霍林洞天”,古时为道教四大名宫之一。其源于三千年前西周时有——“霍桐真人”炼修隐居霍童山丛林中,故号“霍林洞天”。《洞天志》云:洞天别有天地,后户可透“金陵大茅山”。洞口高丈许,广盈十笏。下极平坦,中有一窟,泉味如醴,旁有小径,黯然纡曲,人迹难到。
09
霞浦松山天后圣母行宫霞浦松山天后圣母行宫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历史上别称“妈祖行宫”、“靖海宫”、“阿婆宫”,是继湄洲妈祖祖庙之后的第一个天后圣母行宫,是八闽创建较早,声名较着的祷祀“海峡和平女神”宫庙,素有“行宫之尊”的美誉。每逢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农历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从四面八方赶来松山天后圣母行宫寻根谒祖、割火过炉、祈祷平安的妈祖信众络绎不绝。特别是每年端午时节,松山天后圣母行宫所在地福建霞浦县松山村,就会上演别具风情的“妈祖走水”和“四海龙王朝圣母”民俗活动。
10
建瓯东岳庙建瓯东岳庙,又称东岳行宫,坐落城东郊三里白鹤山麓,占地四十余亩。始建于东晋元帝建武元年(公元317年),是福建省为数不多的古代道教建筑之一。据买购网小编了解,建瓯东岳庙主祀“五岳之首”、总管人间吉凶祸福的“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还有女神淑明皇后,建瓯东岳庙主要由山门、前殿、戏台、圣帝殿、观音殿、后宫等建筑组成,青瓦红墙,雄伟壮观。
11
石竹山道院石竹山道院始建于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初名灵宝观,后更名灵宝道观、石竹寺,现定名为“石竹山道院”。石竹山道院构建于状元峰下半山腰的悬岩峭壁上,一面依山、三面悬空,远望如空中楼阁,天宫仙苑。石竹山道院主神供奉汉代何氏九仙君,道院由主神殿仙君楼、狮岩堂、万神殿、三清殿、真人殿、显镜宫六大殿区组成,沿东张水库东侧道院山门拾级而上,依次可达泗洲大圣殿、真人殿、观音崖和主神殿仙君楼。
12
桃源洞道观桃源洞道观创建于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传说吸引大批高士来此隐居修炼,会稽女冠孔氏、庄氏、叶氏(后人称三皇元君)结伴来武夷修炼,后皆结茅于桃源洞,并开发成一方避世隐居的乐土,桃树成林。宋儒陈石堂、高士吴正理也曾居此炼养著述,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真人也隐居桃源炼丹。桃源洞道观重修面积占地约为六千多平方米,主殿有三清殿、玉皇殿、灵官殿、山门(中轴部分)组成,左右配殿有三皇元君殿、真武殿、三官殿、藏经阁等殿堂组成。
13
三坊七巷天后宫三坊七巷天后宫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郎官巷中,是福州旧城内仅存的天后宫。目前建筑为清代重修并保存至今,与比邻的绥安会馆同为一体,为清绥安会馆附属建筑,祀天后妈祖,系建宁人出资修建,占地面积1470平方米。福建是台湾绝大多数同胞的祖籍地,信仰民俗文化极为相似,而随着两岸经贸文化往来的发展,三坊七巷天后宫举办的初五迎财神活动,也逐步成为三坊七巷乃至福州、福建两岸信俗文化交流中的一个新亮点。
14
福建都城隍庙福建都城隍庙位于福州鼓屏路省卫生厅附近,巷口处的“城隍庙官地碑”尤为醒目,顺巷而进即可找到。城隍作为中国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当地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福建都城隍庙的面积不大,被四周民居所包围,殿宇有两座,一前一后,均为上下层结构。前殿供奉都城隍、都城隍夫人及其他神明;后殿供奉三清道祖、文昌帝君、临水夫人等神明。
15
武夷山止止庵武夷山止止庵建于晋代,是中国道教南宗祖庭,晋、唐、宋都有名道在此修炼,传说是皇太姥、张湛及鱼道超、鱼道远的修炼之所。宋明清代多有修葺、扩建,并屡有道众驻足。民国30年曾改庵为“墨三(顾祝同)图书馆”。现保存完整的石砌墙基和石刻“止止壶天”,为研究武夷山道教文化兴衰史提供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