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方志敏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原名远镇,乳名正鹄,号慧生,江西上饶市弋阳漆工镇湖塘村人,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他把马克思主义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
02
吴有训吴有训(1897年4月26日-1977年11月30日),字正之,江西高安人,物理学家、教育家,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称为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吴有训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X射线、特别是对散线和吸收方面的研究,他在X射线散射研究中以系统、精湛的实验和精辟的理论分析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和公认作出了贡献,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多原子气体散射X射线的普遍理论。
03
吴有训1吴有训(1897.4.26-1977.11.30)字正之,江西高安人,物理学家、教育家,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称为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吴有训一生著有科学论文50多篇,20世纪20年代在X射线散射研究中以系统、精湛的实验和精辟的理论分析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和公认作出了重要贡献。吴有训还在清华大学建立起中国第一个近代物理研究实验室,开创了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先河。
04
张国焘张国焘(1897年11月26日-1979年12月3日),字恺荫,又名特立,江西省萍乡县人(今萍乡市上栗县),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1916年,张国焘进入北京大学读书,五四运动中表现积极。1920年10月,创建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32年进入鄂豫皖苏区,成为根据地事实上的领导者。1974年著有长篇回忆录《我的回忆》。
05
陈三立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06
梁兴初梁兴初(1912—1985),江西吉安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任八路军115师教五旅旅长,新四军独立旅旅长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军长等职;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曾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梁兴初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07
张国华张国华(1914.10.22—1972.2.21),曾用名张福桂、李亚霖,江西省永新县怀忠镇人。张国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开国中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军长,西藏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委员等职。张国华奋斗一生,南征北战,一步步成长为军事政治俱全的开国将军,主政一方的党政军领导,为中国革命特别是为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建功卓著。
08
徐宝璜徐宝璜,字伯轩,江西九江人,著名新闻教育家。徐宝璜是最先在国内开设新闻学课程的大学教授,主张报纸应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应代表国民提出建议和要求。同时,他认为报纸的舆论是根据新闻而来,新闻又以正确的事实为基础,因此新闻中的事实正确与否决定舆论的健全与否,报纸在提倡道德,开启民智方面具有重要的职责和作用。徐宝璜在我国新闻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被誉为“新闻教育界第一位大师”和“新闻学界最初开山祖”。
09
梅汝璈梅汝璈(1904—1973),字亚轩,江西南昌人,1904年出生在南昌青云谱朱姑桥梅村。1946年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举世闻名的东京审判,对第一批28名日本甲级战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梅汝璈主要著作有:《现代法学》(上海新月书店1932年)以及《最近法律学》、《法律哲学概论》,用英语撰写的著作《中国人民走向宪治》、《中国战时立法》等等。
10
蔡公时蔡公时(1881—1928),江西省九江市人;早年以讲学为名,宣传进步民族思想,后去日本学习,结识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民国以来第一位抗日烈士。是诗人,早年他曾写过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七律,其中“英雄血和杜鹃开”、“不抱丹心莫错来”、“功名都在死中求”等句,忠义之气溢于言表,读起来让人荡气回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