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蚧总科介绍

关于蚧总科介绍,第1张

关于蚧总科介绍

[拼音]:jie zongke

[外文]:Coccoidea; scale insects

同翅目胸喙亚目的 1总科。是一类特化较强,较为奇特的昆虫类群。雌雄异型、覆盖蜡质分泌物的中、小型昆虫。跗1~2节,具 1爪。雌成虫体各部愈合,无翅,可营固着生活。雄成虫脆弱,前翅脉极少,后翅成“平衡棒”。通称蚧,又名介壳虫。大都是农、林、经济作物、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在因人类的活动而传播的昆虫中,蚧的种类最多。世界性分布。在旧大陆和新大陆的热带森林区,蚧的种类最多。在森林草原、草原和半沙漠地带,种类也相当丰富。蚧的极北分布界限是根据袴旌蚧分布的极北点确定的,在北纬67°附近。中国北方分布的特点是:粉蚧科和红蚧科的种类较多,没有胶蚧科的种类,原始的红蚧科和蜡蚧科的种类贫乏,盾蚧科的种类也很少。在长江以南各省种类丰富,主要代表类群为粉蚧科、蜡蚧科、盾蚧科、硕蚧科和胶蚧科。全世界已知约 6000种。中国已知约500种。其中在经济上较重要而且常见的有100余种。猖獗为害的有 30多种。在蚧总科中,也有著名的资源昆虫──紫胶蚧(紫胶虫)和白蜡蚧(白蜡虫)它们分泌的“紫胶”和“白蜡”是工业、军事、医药的重要原料。

形态特征

雌、雄异型显著。雌成虫茁壮,少活动或终生固着不动,无翅,触角退化,足退化或消失,头、胸、腹愈合或区分不明显。体外由各种蜡质分泌物覆盖,或由于虫体背面高度硬化而裸露。雄成虫柔弱,生殖器发达,虽有足和翅,但十分纤细,运动力很差;寿命短促,有些种类只存活数分钟。

跗节 1~2节,具1爪。雌成虫很难区分头、胸、腹三部。雄成虫口器退化,只一对翅或无翅,翅脉纹只两分支,没有翅痣,与近缘的木虱总科、粉虱总科和蚜总科不同。

生活史和习性

初孵化的幼虫很活泼。2龄以后只在很小的范围内爬行,爬行距离也很短,一般只在一个植株的不同部位上移动,或仅在邻近的植株范围内活动。当固定在植物上某一部位吸收汁液时,只微弱移动或终生不动。雄成虫虽然有翅和具较发达的足,其飞翔和爬行能力却十分薄弱。但是,这一类昆虫常借助于风、流水、其他昆虫、鸟类以及某些动物而传布到距离很远的地方。人们在运输活植株、种子、苗木时,常将介壳虫大量传播,使它们造成世界范围内的危害。

蚧与寄主植物的关系十分复杂。常可见到单食性的种类,也可见到许多特化的属或科,它们只能在某一固定的植物类群上寄生,例如仁蚧科的全部种类只寄生在禾本科植物上。但是,大多数的蚧都是杂食性。

雌性成虫不经完全变态,雄虫则是完全变态。通常雌幼虫经过2~3次蜕皮变为成虫。除某些很专化或有复杂变态的种类外,雌幼虫和成虫在外部形态上很相似。在这种情况下,阴门的有无是鉴别雌成虫的最可靠标准。蚧的 1龄幼虫活动力最强,更确切地说,是开始取食前活动力最强。自第 2龄起,雌雄开始分化,也有的是从第 3龄开始分化。这时活动大大减弱。在分化后,雄虫外形变长,通常经过蛹期基本能分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生出翅芽,腹部长出生殖器雏形,口器退化,同时可见到一系列的外部形态变化。再经一次蜕皮、分化就更加明显,前一阶段的器官芽也更变大。在这一时期,虫体完全不活动。雄蛹蜕皮后就羽化为成虫。在盾蚧科,雄蛹的变态是在前蛹期分泌的介壳下进行;蜡蚧科、粉蚧科和硕蚧科,是在前蛹期分泌的棉团中或绒茧中进行。

蚧的生活史通常1年发生1或2代,少数3或4代。繁殖类型有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两种。大多数蚧为卵生,也有假胎生的种类。盾蚧科产卵于介壳下,随着产卵虫体向介壳头端收缩,空出的位置用以藏卵。蜡蚧科的许多种类在自己身体下面产卵,腹面体壁随着产卵而逐渐内凹,当产卵结束时,腹面体壁已贴到背壁上,空出的位置用以藏卵。粉蚧科和硕蚧科在产卵期往往分泌白色棉花状卵袋。

分类和演化

蚧为同翅目胸喙亚目的一大分支。一般认为和蚜虫具有共同的祖先,可能在二叠纪开始分化。蚧的雌虫腹气门趋于消失,足退化,足上的刺毛由多渐少,活动能力减退,触角数减少,直至足和触角消失或仅留痕迹;雄成虫复眼趋于消失,拟平衡棒(后翅退化而成)着生的翅钩数也由多变少。新生代开始繁盛发展。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可把蚧总科分为古蚧类和新蚧类两大类群。古蚧类包括旌蚧科(Ortheziidae)、纽蚧科(Phenaco-leachiidae)和硕蚧科 (Margarodidae),雄成虫具复眼和单眼,雌成虫具腹气门和特殊的圆盘状分蜡腺。新蚧类包括7分支15科,第一分支为非蚧科(Stictococidae),第二分支为胭蚧科(Dactylopiidae),第三分支为瘿蚧科(Apiomorphidae),第四分支有粉蚧科(Pseudococcidae)、绒蚧科(Eriococcidae)和红蚧科(Kormococcidae),第五分支包括蜡蚧科(Coccidae)、盘蚧科(Lecamodiaspidi-dae)、链蚧科(Asterolecaniidae) 和蜂蚧科 (Beesmii-dae),第六分支为胶蚧科(Lacoiferidae),第七分支包括壳蚧科(Conchaspidae)、战蚧科(Phoenicoccidae)和盾蚧科(Diaspididae)。

蚧对人类有的有益,有的有害。紫胶蚧和白蜡蚧是有名的益虫,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养殖历史,并具备发展紫胶和白蜡生产的优越条件和丰富经验,长江以南各省是紫胶和白蜡的重要产区。属于蚧类的重大害虫有:为害柑橘类植物的吹绵蚧、橘小粉蚧、橘鳞粉蚧和橘腺刺粉蚧;为害茶树的椰圆盾蚧和黄炎盾蚧;为害高粱、玉米等农作物的康氏粉蚧;为害甘蔗的糖粉蚧;为害苹果、李、杏、柑橘、桃等果树的桑盾蚧和榆蛎盾蚧;为害松树的日本松干蚧;为害棉花的珠棉硕蚧等。这些种类分布普遍,时时猖獗,是目前生产上的重要防治对象。

参考书目
  1. 王子清:《常见介壳虫鉴定手册》,科学出版社,北京,198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905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