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伍献文(1900~1985)介绍

关于伍献文(1900~1985)介绍,第1张

关于伍献文(1900~1985)介绍

[拼音]:Wu Xianwen

中国动物学家。1900年3月15日生于浙江瑞安,1985年4月3日卒于湖北武汉。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厦门大学动物学系助教;自1925年起,一面工作一面学习,192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动物学系;1929年得到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资助赴法国留学;1932年获巴黎大学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南京中央研究院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四川北碚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及其后的动物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中国科学院在上海成立水生生物研究所,他被任命为副所长兼太湖淡水生物研究室主任。1954年水生生物研究所迁至武汉,他一直主持该所的鱼类学研究工作,1977~1983年任所长,1983年5月起为名誉所长。1978~1983年曾兼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

他是中国研究鱼类学和水生生物学的先驱。早期对鸟、蛇、蛙、鱼、线虫、水母等类动物进行过形态学、分类学、组织学和胚胎学的研究。他的博士论文《中国比目鱼类的形态学、生物学和系统学的研究》曾发表于1932年,至今仍被引用。1935年6~11月,他组织了渤海湾及山东半岛的海洋生物调查,这是中国组织的海洋考察的开端。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四川北碚艰苦的条件下开展了鱼类气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等生理学和功能形态学的研究。1949年后,他组织了江苏省五里湖的湖泊学调查和拟议中的三峡水库库区、丹江口水库库区的水生生物调查,组织了《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的编写,还领导建立了藏有20余万号标本的亚洲最大的淡水鱼类标本室,用大量从模式标本地采来的地模标本代替了散在国外的中国鱼类模式标本,为中国淡水鱼类的系统研究创造了条件。他和助手们共同努力于1964年出版了《中国鲤科鱼类志》上卷,1977年完成了下卷,全书70余万字,系统地描述了中国的鲤科鱼类113属412种。它不仅是研究中国淡水鱼类的必备资料,也是研究全球鲤科鱼类的重要文献。1982年获全国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卷已由日本学者译成日文出版。伍献文及其助手们1981年在《中国科学》上发表的“鲤亚目鱼类分科的系统及其科间系统发育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报告,提出了鲤亚目鱼类的一个新的分类系统,其论点已被加拿大学者J.S.纳尔逊引用于权威性著作《世界鱼类》第二版(1983)。

他1934年参加发起创建中国动物学会,1948年曾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发起组织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和中国鱼类学会,生前担任这两个学会的名誉理事长,并且兼任许多学术刊物的编委。他还被伦敦林奈学会推选为外籍会员。他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曾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武汉市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湖北省委员会筹委会主任委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944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