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粪壳菌科介绍

关于粪壳菌科介绍,第1张

关于粪壳菌科介绍

[拼音]:fenqiaojun ke

[外文]:Sordariaceae

子囊菌亚门的1科,或归属粪壳菌目,或归属球壳目。

本科真菌无子座,子囊果有孔口而为子囊壳,或无孔口而为闭囊壳,暗色或浅色,炭质或膜质,有柱形、倒卵形、球形、倒梨形、瓶形等各种形状,光滑或有刚毛。侧丝早期消解。子囊单壁囊,壁薄,在顶部变厚,但无折光性的顶环或顶帽等构造,顶部遇碘不变蓝色,存留而不消解,内含2~8个孢子,子囊孢子有1~2个芽孔,或无芽孔而有芽缝,常裹有粘鞘,有时在两端有附属物,平滑或有线状条纹、洼点、网纹等纹饰。大多成熟后暗色,少数浅色,柱形至线形并有横隔膜,较少腊肠形而无隔膜,有时一个孢子由2~3个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细胞组成,两个细胞中一个有色、一个无色,一圆一长,一个瘤状或刺状、一个平滑,或两端各有一个暗色的细胞,当中由一个长而无色弯曲细胞相连,细胞之间可以脱离,成熟后射出。

本科真菌多腐生在粪、土、腐木、腐烂植物等基物上,常见的属有粪壳属、麻孢壳属、脉孢菌属等。脉孢菌常用于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

本科在分类上是有争议的。E.S.勒特雷尔(1951)注意到粪壳科的子囊孢子类型接近炭角菌科,而子囊果果心则很接近于间座壳类型,并提出粪壳科中的一些属(如粪壳属、脉孢菌属)可以转入间座壳目的黑孢壳科。S.H.马伊(1976)在研究柄孢壳属的一个种时,证实粪壳科的果心类型介乎炭角菌类型和间座壳类型之间。米勒和J.A.von阿尔克斯(1973)将粪壳科归入球壳目,下分25属。N.伦德奎斯特(1972)认为广义的粪壳科包括毛球壳科和狭义的粪壳科,前者又可分为毛球壳亚科(3属)和柄孢壳亚科(13属),后者不再分亚科而仅有3个属。D.L.霍克斯沃思等人(1983)把粪壳科作为粪壳目中的1科,科下分8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968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