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紫胶蚧介绍

关于紫胶蚧介绍,第1张

关于紫胶蚧介绍

[拼音]:zijiaojie

[外文]:Kerria lacca

胶蚧科的 1种。俗称紫胶虫,能生产紫胶。中国早在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已有关于云南生产紫胶的正式记载。由于中国具有养殖紫胶虫的热带和亚热带的自然条件,现在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贵州、湖南、台湾均已成为重要的紫胶产区。

形态特征

成虫略呈萝卜形或梨形。虫体大小变化较多,通常长约2.64毫米,宽约1.82毫米。雌成虫个体胶壳为半球形或扁球形,壳背面较为平坦,中部有3个分泌白蜡丝的孔,前侧臂和其顶上的臂板,后一个为肛瘤的肛口。体缘早期每侧各有 6个突起,后期各胶壳彼此靠近,形成胶层。胶层较厚,覆盖于寄主枝条。口器具1对后口叶,触角位于口器两侧,通常为2节,端节有3根细刚毛。后气门位于口器后方,有很多五孔腺,呈半月形包围气门。整个气门位于一椭圆形的硬化片上。前气门位于体前侧,在一硬化片上,比后气门发达,并远大于后气门,其开口有一群五孔腺包围。臂板与臂之间无缢缩,臂板面约有13个杯状小坑,每一坑皆有一大而明显的中心大管。背中刺硬化。尾瘤圆锥状,常为2节,基节膜质,端节为长形的肛上板。肛环刺10根,伸出肛饰外。围阴腺两列。

生活史

紫胶蚧通常1年发生2代。雌虫第 1代的卵在6月上旬出现,卵期很短,很快孵出幼虫;幼虫自6月上旬至7月下旬,历时约1个月变为成虫;从 7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成虫期,历时约3个月,开始第2代;第 2代卵期亦短,幼虫于10月下旬出现,越过冬季,到第二年3月上旬进入成虫期,历时近5个月。成虫在 3月上旬出现至5月下旬开始产卵为止,历时约3个月。雄虫第 1代卵也出现在6月上旬,卵期很短;雄幼虫自6月上旬开始孵化,到7月中旬化为前蛹,历时约1个半月;前蛹历时5天左右进入蛹期,蛹期历时约7天;成虫于 7月下旬出现,并很快与雌成虫交尾,交尾后雄成虫相继死亡;雄虫第2代由10月下旬卵孵化,幼虫自10月下旬到翌年2月下旬,历时约 4个月化为前蛹;前蛹期和蛹期各历时约12天,于 3月中旬羽化为成虫,雄成虫交尾后又全部死亡,如此循环往复。

寄主植物

寄主植物是紫胶蚧的食料来源和栖居场所。幼虫自固定后,终生寄生在寄主植物的枝条上,寄主树种的不同和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紫胶蚧的生长发育、泌胶多少和质量,它是紫胶生产的物质基础。目前已知全世界有35科约 350种植物能供紫胶蚧寄生,由于紫胶蚧对寄主植物有较强的选择性,在生产上常用来放养紫胶蚧的树种不过40多种,目前中国紫胶蚧养殖区最常使用的树种有钝叶黄檀、思茅黄檀、南岭黄檀、火绳树、木豆、合欢、气达榕和哈氏榕等。

经济意义

紫胶蚧分泌的紫胶是一种天然树脂,它含有紫胶树脂、紫胶蜡、紫胶色素、少量糖类、盐类和蛋白质。紫胶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的涂饰、绝缘、粘结;民用工业的电气、油漆、塑料、橡胶、印刷、皮革、食品和医药等方面。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紫胶的综合利用有了新的进展。有的国家已从紫胶中提取出食用色素或用紫胶进行蛋白质纤维和聚酰胺纤维的染色。日本用紫胶蜡制成水果蜡,以保持果品蔬菜的新鲜和延长其贮存期。此外,将紫胶树脂与合成树脂、塑料或橡胶掺合加工,可进一步改进紫胶的性能,并形成新的有价值的化工产品,为当前利用紫胶的新趋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978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