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淋巴结介绍

关于淋巴结介绍,第1张

关于淋巴结介绍

[拼音]:linbajie

[外文]:lymph node

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中的一种淋巴结构,多为卵圆形。分散在全身各处淋巴回流的通路上,如颈、腋下、腹股沟、腘、肘、肠系膜及肺门等处。淋巴结与淋巴管相连通,是淋巴回流的重要滤器,也是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重要场所。不同种属动物之间及同一动物体不同部位的淋巴结不尽相同。但是它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见淋巴循环)

形态与结构

淋巴结外观多为卵圆形或肾形。一侧有凹陷的门部,血管和神经由此出入淋巴结,并有一或二条输出淋巴管由门部离开淋巴结。与门部相对的凸面有较多输入淋巴管进入淋巴结。淋巴管的瓣膜控制着淋巴在淋巴结的单向流动。淋巴结表面有一层致密结缔组织形成的被膜。被膜结缔组织伸入内部形成许多小梁。小梁彼此相连构成淋巴结内部的支架。在小梁之间是由淋巴组织和淋巴窦构成的淋巴结的实质部分。其组织结构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分布在凸面被膜下,髓质分布在中央区和近门部区。皮质和髓质在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皮质主要为弥散淋巴组织和散在其中的许多圆形淋巴小结样结构。同时,可见有较少的皮质淋巴窦在淋巴组织中穿行。皮质的弥散淋巴组织称为副皮质区。髓质由呈条索样网状的弥散淋巴组织形成的髓索和与条索结构间插的大量髓质淋巴窦构成(见图)。

皮质淋巴窦

以其分布可分为被膜下淋巴窦、小梁周围淋巴窦及副皮质区淋巴窦。各部位的淋巴窦是相互通连的。由身体各处回流的淋巴从输入淋巴管进入淋巴结,首先流入被膜下淋巴窦,再缓慢沿小梁周围淋巴窦进入副皮质区淋巴窦。淋巴窦由不具基膜的不连续的扁平内皮细胞组成的窦壁围成。窦内有许多多突起的网状细胞形成窦内的支架,并与窦壁内皮细胞相连。常可见呈星形的巨噬细胞以突起附着在网状细胞和内皮细胞上。在窦腔流动的淋巴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淋巴小结

致密淋巴组织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结构。通常分布在皮质近被膜下淋巴窦处或小梁的两侧。淋巴小结的细胞成分,主要有构成网状支架的网状细胞及填充在网孔中的大量的淋巴细胞和一些巨噬细胞。其中淋巴细胞绝大多数是B淋巴细胞,少量是T淋巴细胞。

淋巴小结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它随抗原的刺激、免疫反应的发生和消退,可以从无到有,增多、增大和逐渐消失,组织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基本过程如下:在接触抗原刺激后,形成的初级淋巴小结一般较小,边界不明显,聚集着致敏转化形成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细胞有丝分裂较少,表明淋巴细胞尚未大量增殖。巨噬细胞也较少。随着免疫效应的进一步发展,淋巴细胞大量增殖,小结体积增加,内部逐渐可以分出两个区域。在通过中心的纵切面上可见到朝向皮质淋巴窦的顶部──被苏木精深染的半月形的帽状区域,主要由小淋巴细胞构成,叫做小结冠。在小结冠的下方,小结的中下部多为大的或中等的淋巴细胞。常可见许多有丝分裂相。此区染色较小结冠淡,叫做生发中心。有时生发中心还可以区分为近小结冠的亮区和下部的暗区。暗区含有较多的大淋巴细胞,胞质着色较深。这些细胞可能由最初活化的 B淋巴细胞转化而来。它们经多次分裂分化,变为亮区的中淋巴细胞,再进一步分裂分化变为小结冠的小淋巴细胞,此时淋巴小结叫做次级淋巴小结。生发中心还有一种树突状细胞,细胞核椭圆或不规则形,有许多薄片状或细长的胞质突插入周围淋巴细胞之间,现认为细胞膜表面有FC受体,有依赖抗体聚集抗原,并将抗原提供淋巴细胞,促进免疫反应的能力。次级淋巴小结持续的时间一般认为依抗原的清除状况而定。如抗原被清除,则次级淋巴小结中的生发中心开始消退,淋巴母细胞减少,增殖活动减弱,淋巴小结也减少,叫做熄灭中的淋巴小结。随后,小结结构可较快的消失,不留痕迹。

副皮质区

分布在淋巴小结之间和小结与髓质之间的区域。在网状细胞形成的支架中,间插有大量的T淋巴细胞和许多巨噬细胞。副皮质区又称为胸腺依赖区,是参与细胞免疫反应的重要部位。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可见副皮质区淋巴母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相增多,副皮质区范围扩大。有时出现密集的淋巴细胞群落,其形态近似淋巴小结,故名T小结。T小结的大小很不一致,无明显的边界,也无生发中心及冠区。副皮质区也具有一种多突起的细胞,细胞突长,分支多,常彼此交插,叫做指状交插细胞。细胞表面有Ia抗原,有将抗原提供T淋巴细胞,诱导T淋巴细胞群集、分裂分化、促进免疫反应的功能。

髓质淋巴窦

与皮质淋巴窦具有同样的结构。髓质淋巴窦较皮质淋巴窦发达,间插在髓索间或髓索与小梁之间相互通连成网,进入淋巴结回流的淋巴,经皮质淋巴窦注入髓质淋巴窦,在髓质淋巴窦内缓慢回流后,最后在淋巴结门部从输出淋巴管离开淋巴结。

髓索

由网状细胞构成支架的条索状样淋巴组织相互连结成网,髓索中主要是B淋巴细胞,还有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成分。分泌抗体的浆细胞的数目随免疫功能状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当抗原引起该淋巴结体液免疫反应后,髓索中浆细胞的数目急剧增加,免疫反应消退后,浆细胞数目随之减少。

淋巴结的血液供应

淋巴结动脉自门部进入淋巴结。部分分支直接进入髓索,形成供应髓质的血管网;部分分支循小梁进入皮质形成供应皮质的血管网。最后来自皮质的小静脉循小梁在近门部与髓质小静脉汇合成淋巴结静脉,由门部离开淋巴结。淋巴结中,血液循环与淋巴回流都是独立的。

淋巴细胞的循环与再循环

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可通过两种途径进入循环。

(1)从淋巴组织中穿越附近淋巴窦壁进入淋巴窦,然后,随淋巴回流注入血液循环。

(2)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穿越副皮质区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血管壁,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血管进入淋巴结后逐级分支,在实质形成密集的毛细血管网后,在副皮质形成大量的高内皮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其内皮细胞呈低立方形,基膜常不完整,基膜外常聚有较多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可从内皮细胞间或穿越内皮细胞进入血管。此段内皮细胞表面有特异性的受体,可以识别淋巴细胞,引起它们的穿越活动。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进入循环对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重要的意义。当抗原刺激引起淋巴结致敏产生大量效应淋巴细胞后,这些淋巴细胞将通过循环,到达抗原侵入或损伤部位,及时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

除以上淋巴细胞的循环方式外,还存在另一种重要循环方式,就是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在流经淋巴结时,同样可以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部位穿越血管壁进入淋巴组织中,再从淋巴组织中迁入淋巴窦,进入淋巴回流,形成淋巴细胞的再循环。再循环的淋巴细胞主要是寿命较长的记忆细胞,这对机体监视异物、病原体的侵入,及时作出免疫应答有重要意义。

功能

滤过淋巴液

淋巴结位于淋巴回流的通路上。当病原体、异物等有害成分侵入机体内部浅层结缔组织时,这些有害成分很容易随组织液进入遍布全身的毛细淋巴管,随淋巴回流到达淋巴结。在淋巴窦中由于容积极大增加,淋巴的流速变得极为缓慢,使得淋巴中的有害成分在迂回曲折流动时,有充分与窦内的巨噬细胞接触的机会,绝大多数被清除或局限在淋巴结中,有效地防止了有害成分进入血液循环侵害机体的其他部位。

参与免疫反应

在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特异免疫反应中,淋巴结起着重要作用。淋巴回流使淋巴结能很快地接受侵入机体的抗原刺激,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和体液因子的作用,发动了对此抗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主要包括淋巴小结中效应B淋巴细胞、副皮质区T淋巴细胞和髓索中分泌抗体的浆细胞的大量生成及输出淋巴中抗体含量的增加。免疫功能活跃状态的淋巴结,可见淋巴小结数目增多,副皮质区增厚,淋巴窦内巨噬细胞大量增加等组织形态变化。淋巴结体积明显增加,有时可达正常情况的10倍以上。输出抗体的含量高达正常值的100倍以上。淋巴细胞的输出量也大为提高,其中效应淋巴细胞尤为突出,可达正常值的25~75倍。淋巴结不仅能通过免疫反应消除进入淋巴结内的抗原成分,而且通过输出效应淋巴细胞或免疫活性成分,发动身体其他部位,特别是有害成分侵入区域的免疫反应,及时解除对机体的伤害。免疫反应后,淋巴结产生的抗原特异性记忆细胞又通过淋巴细胞的再循环随时对这些有害成分再次入侵进行监视。

淋巴结的比较

在系统发生中鱼类、两栖类均无淋巴结。爬行类的鳄开始有肠系膜淋巴结,但只是初级型式。鸟类中鸭、海鸥等水域生活的种类出现具有被膜、淋巴小结和淋巴窦的淋巴结,但其数目较少,结构简单,只是由淋巴组织围绕中央淋巴窦组成。在其他种类的鸟中普遍存在一种更加简单的淋巴细胞聚集型式,在淋巴管的一定部位,管壁一侧出现一种类似淋巴小结的结构,叫做壁淋巴小结。给予抗原刺激,可产生免疫反应。近年来在鸡中看到存在由壁淋巴小结向含有淋巴窦的鸟类淋巴结发展的过渡型式。哺乳动物除原兽亚纲单孔目针鼹只有位于大淋巴管腔内淋巴小结样结构外,普遍存在淋巴结。数量多、结构复杂。但是,随动物种类的不同,同种动物淋巴结在身体内,部位的不同以及动物免疫功能状态的不同,淋巴结的数量、大小、形态及结构有很大的差异,如狗有淋巴结60个左右,而马多达800个左右。小的淋巴结仅数毫米,大的可达数厘米。兔、猫、狗等动物淋巴结生发中心较大,明显易见,大鼠的生发中心则不明显。猪的淋巴结在发育中由于外周区和中心区融合,难分皮质和髓质。此外,在牛、羊等反刍动物中,还常有介乎淋巴结和脾之间的一种淋巴器官──血淋巴结。它具有与淋巴结相似的被膜、小梁和淋巴组织,但淋巴窦被血窦代替。血淋巴结具有造血和免疫功能。

参考书目
  1. 上海第一医学院:《组织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81。

参考文章

  • 为什么淋巴结核患者不宜食黄鱼?饮食
  • 什么是结核性淋巴结炎?口腔科
  • 为什么淋巴结核患者不宜食鲥鱼?饮食
  • 什么情况下的淋巴结肿大应考虑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性知识
  • 山羊皮下淋巴结脓肿的诊治羊
  • 为什么淋巴结核患者不宜食白鱼?饮食
  • 颈淋巴结核患者有何禁忌?保健养生
  • 屠宰检疫猪淋巴结的病理变化猪
  • 为什么淋巴结核患者不宜食螃蟹?饮食
  • 山羊皮下淋巴结脓肿的诊断与防治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979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