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u Guangqi
中国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字子先,号元扈,上海人。生于嘉靖四十一年三月二十日(公元1562年4月24日),卒于崇祯六年十月七日(公元1633年11月24日)。他在天文学、数学和农学方面都有重要贡献,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知识的积极推动者。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注意农桑水利技术和各种实用知识。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在南京遇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为利玛窦介绍的欧洲科学知识所吸引。万历三十一年入天主教。万历三十二年中进士后,任职翰林院。他摒弃八股章句,与利玛窦等耶稣会士密切交往,学习西方的天文、数学、水利等技术知识。万历三十五年他和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付印。同年,又合译《测量法义》。万历三十九年和意大利人熊三拔合译《简平仪说》,万历四十年合译《泰西水法》。晚年他领导了一次重大的改历活动。临终前官至文渊阁大学士。
明初以来使用的《大统历》,由于二百多年的误差积累,差错屡次发生。万历三十八年十一月壬寅朔(公元1610年12月15日)日食,钦天监预报错误显著。当时徐光启按欧洲方法做的预报则比较准确,由此博得巨大的名声。后来人们多次提出改历建议,推举他参与或负责此项工作。崇祯二年五月酉朔(公元1629年6月21日)日食,钦天监推算错误。崇祯皇帝接受礼部建议,授权他组织历局,进行改历。他坚决主张参用西法,提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的方针。历局先后聘请耶稣会士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参与工作,编译成46种137卷的《崇祯历书》,其中包括欧洲古典天文学的理论、仪器、计算和测量方法、基础数学知识以及天文表的编算使用方法等。同时,历局进行了许多天文教育和介绍欧洲天文学知识的工作。引进了欧洲式的象限仪和纪限仪等古典仪器,以及望远镜。安排了星表测定、日月食观测和五星位置观测等观测计划。历局根据第谷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编测了使用欧洲度量单位的星表,后来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
徐光启改历未完便逝世了,后由他人继续完成。但《崇祯历书》中有105卷是他定稿的,其他草稿一部分也经过他审改。
徐光启在数学方面有译、著多种。《几何原本》的翻译不但介绍了新的几何学知识,而且引进了一种严格论证的逻辑方法和数学思想,对中国数学的发展很有影响。他还编辑了《农政全书》,这是一部重要的农学著作。徐光启的工作使中国开始接受欧洲科学知识,对中国的科学特别是天文学和数学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但他过分依赖耶稣会士,对欧洲各种古典学说缺乏分析,有盲目肯定一切的倾向。《崇祯历书》中的一些缺点也与此有关。
- 参考书目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编:《徐光启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北京,1963。
- 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中华书局,上海,196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