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匈牙利介绍

关于匈牙利介绍,第1张

关于匈牙利介绍

[拼音]:Xiongyali

[外文]:Hungary/Magyarország

欧洲中部内陆国。位于多瑙河中游,同捷克斯洛伐克、苏联、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奥地利相邻。国境线长2242公里。国土南北最长268公里,东西最宽528公里,面积9.3万平方公里,人口 1064.1万(1984)。全国划分为19个州,5个直辖市。首都布达佩斯

自然条件

境内平原占优势,低地和波状平原占领土面积2/3,山地不足1/5。多瑙河以东的匈牙利大平原,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东为蒂萨平原,海拔90~100米,开阔低平,河网密布,多洼地、沼泽。西为多瑙-蒂萨河间地,海拔100~150米,多沙丘,间有草地。多瑙河以西、国境西北部是匈牙利小平原,多瑙河支流拉包河流贯其间,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北部海拔100~120米,地势较平坦,两侧山麓边缘多丘陵,海拔150~200米。多瑙河以东的北部山地,为喀尔巴阡山脉的一部分,海拔300~1000米;马特劳山的凯凯什峰,海拔1015米,为全国最高点。多瑙河以西,界于小平原与巴拉顿湖之间的外多瑙山地,为阿尔卑斯山脉东延余脉,长200公里,宽40公里,海拔200~700米,包括科尼山中的科尼什峰海拔704米。山地森林茂密,有栎树、山毛榉、椴树等。矿藏有铝土、煤、石油、天然气、锰、铀等。铝土储量丰富,分布在外多瑙山地。全境 2/3地区有地下热水蕴藏,水温平均98℃。

属温和大陆性气候,越往东大陆性气候越显著。1月平均气温,西部-1.7℃(巴拉顿斐赖德),东部-3.8℃(德布勒森),最低气温东部可降至 -28℃(塞格德);7月平均气温20~22℃,最高气温35~39℃。年降水量自西向东递减,西部800毫米,东部480毫米,山区可达900毫米。最大降水量在6月(受大西洋影响)和 10~11月(主要受地中海影响)。降水变率较大,常发生干旱现象,东部尤为严重。

境内的多瑙河段长416公里(包括匈、捷边境150公里)。平均宽度400~800米,深度 4~10米。春夏水位最高,冬季结冰期平均40天。干流全年通航。多瑙河最大支流蒂萨河,在匈牙利境内长 579公里。过去河道弯曲,时常泛滥,经裁弯取直,水患已减轻。最大湖泊是巴拉顿湖、面积 596平方公里,其他还有费耶尔州的韦伦采湖,匈、奥边境的新锡德尔湖。

居民和发展简史

人口较稠密,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114.3人。城乡人口各占一半。主要民族为马扎尔人,约占总人口的97.4%;另有日耳曼人、斯洛伐克人、罗马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等。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通用匈牙利语。

公元 896年,马扎尔游牧部族从乌拉尔山区一带移居多瑙河中游。1000年建立匈牙利王国。16世纪中叶起,中部被奥斯曼帝国占领。1711年后全境相继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地利帝国。1848~1849年,匈牙利人民在左翼自由主义者领导下,进行争取自由独立的革命斗争,建立了匈牙利共和国。1867年与奥地利合并建立奥匈帝国。1919年3月21日建立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同年8月1日共和国被颠覆,恢复君主立宪国,实行独裁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占领。1945年4月获得解放。1946年2月1日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1948年8月改称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经济地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匈牙利经济以农业为主。1946年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土改,银行和较大的工矿企业收归国有,并实行计划经济。50年代开始,因强调发展重工业,轻视农业和轻工业,国民经济发展迟缓。1968年起推行新经济政策,工农业生产均获较大发展,尤以农业更为显著,现已建成为中等发达的工业-农业国。

境内平原广阔,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发展农业的条件优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1982年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15.8%,农业劳动力约占全国劳动力的 1/5。自1968年以来,在农业机械化、化学化、家畜家禽良种化方面取得进展,并进行干旱和风沙等自然改造工程。农业用地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0%左右,其中3/4为耕地,1/5为草地和牧场,余为果园和蔬菜种植地。

农业中以耕作业为主,小麦、玉米遍及全国,尤集中于东部的大平原和西北的小平原。由于灌溉业的发展,也种植部分水稻。在高原地区,还生产大麦、燕麦等。玉米、大麦、燕麦主要用为饲料。1982年粮食产量1506.9万吨,人均1407千克,居经互会国家的首位。粮食自给有余,可供出口。用作粮食和饲料的马铃薯分布广泛,主要种植在多瑙-蒂萨河间地的砂壤地带。经济作物有向日葵、 甜菜、麻类、 烟草等。向日葵是主要油料作物,广泛分布在贫瘠的砂质土壤地区。甜菜主要分布在小平原。50年代后,还推广了棉花种植。葡萄种植在果园业中最为突出,主要分布在大平原,其次在北部山麓和外多瑙地区,1982年收获量96万吨,用以生产大量葡萄酒。其他果品有苹果、李子、梨、杏、樱桃等。家畜、家禽饲养业发达。1982年全国猪的存栏数903.5万头,牛192.2万头,羊 320万只,生产大量肉类、牛奶、羊毛和蛋品。

工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主要是轻工业和采矿业,并制造运输机器以供输出。共和国成立后,重工业开始受到重视,但因国内自然资源并不丰富,能源和原料都感不足,国内市场狭窄,发展不快。从60年代起,工业结构开始改变,重点从重工业转向为出口服务的部门,同时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工业得到稳步发展。

机械工业发展较快,以材料和能源消耗量较少的产品领先,发展了电信器材、电子计算机、光学仪器、精密机械等,压缩了机车、车厢、船舶、载重汽车和旧式车床的生产。机械工业主要分布在布达佩斯及其近郊。为了适应机器制造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黑色冶金工业也得到一定发展,1982年产钢370万吨,黑色冶金工业中心在米什科尔茨和多瑙新城。

境内铝土矿丰富,矿区在巴拉顿湖北面的迈切克山地,煤铝工业中心在奥伊考、陶陶巴尼奥等地。1982年产铝土262万吨, 本国加工铝锭7.35万吨,纯度99.9%,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燃料矿主要有北部山地的煤,大平原的天然气,西南佐洛州的石油。1982年产煤2607万吨,天然气66亿立方米,石油 202万吨,不足消费,每年需大量进口。电力主要是火力发电。 化学、塑料、 制药、人造丝等工业,发展也较快。

轻工业以食品、纺织为主。丰富的农产品为面粉、肉类加工、缺糖、酿酒、榨油业等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面粉业最大中心在布达佩斯。糖厂位于甜菜生产地区。肉类、家禽加工厂主要在大平原各产区城市。酒厂分布在布达佩斯、瑙吉考尼饶、肖普朗和佩奇等地。榨油业主要在布达佩斯和向日葵产区。纺织业中心在布达佩斯。1980年生产棉织品 33510万平方米,毛织品4250万平方米。

1982年全国有铁路7868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约有1707公里;公路总长约30000公里,其中4/5以上为铺面公路。形成了以布达佩斯为中心、向全国各地和邻国延伸的陆上交通网。随着石油和天然气进口量的增加,管道运输发展很快,管道总长2174公里。境内内河航道总长1622公里,主要在多瑙河和蒂萨河。

参考文章

  • 匈牙利出生的体育名人生活知识
  • 匈牙利出生的影视明星生活知识
  • 匈牙利出生的名人伟人生活知识
  • 匈牙利出生的名人生活知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983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