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aoxing
[外文]:flare star
一类特殊的变星。它们的亮度在平时基本上不变,有时则无规则地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突然增大,光度的变幅从零点几到几个星等,个别的可达到10个星等以上,经过几十分钟后又慢慢复原。这种现象称为“耀亮”或“耀变”。早在1924年就已发现船底座DH星有耀亮,但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注意。1948年发现鲸鱼座UV星的光度在3分钟内增强11倍,以后又发现一些光谱型从dKe到dMe的鲸鱼座UV型变星。
观测最多的是太阳附近的耀星,经过多年的国际联合观测,在可见光、射电和X射线波段都积累了不少资料。耀星主要特点是:
(1)耀亮时在宽广的波段内,从1~7千电子伏的X射线到约196兆赫的射电波都能测到辐射,既有连续辐射也有发射线。在光学波段,一般紫外变幅最大,蓝光次之,黄光最小。在不同波段辐射的变幅之间并没有相关性,即几个波段不一定同时出现耀亮。在不同类型的辐射(连续谱或发射线)之间也没有相关性。
(2)耀亮随时间的分布与泊松分布相近(对昴星团耀星的观测结果也如此)。
(3)光变曲线由“快”和“慢”两部分组成。“快”的对应连续辐射,“慢”的对应发射线。发射线主要有氢、电离钙、氦等。
(4)耀亮时的色指数U-B和B-V的变化范围可能很大,射电辐射的谱指数也如此。
(5)耀亮时发出的平均能量与星的光度相关。光变曲线类型也与光度相关。
(6)对食双星双子座YY(两颗子星都是耀星)的光电光谱观测表明,星体表面存在着局部活动区。耀亮就在活动区里发生,并且同一活动区可以发生多次耀亮。
(7)对某些耀星的长达十年以上的光谱观测表明,其发射线的年平均强度具有缓慢变化,变化周期与太阳的活动周期相似。
(8)太阳附近耀星的耀亮同太阳的耀斑活动性质相似,但规模比太阳耀斑活动大得多。目前在太阳附近已发现近100颗耀星,其中包括半人马座比邻星。经过多年的观测,在一些星团或星协中也发现了耀星。例如,在昴星团区已发现460多颗,在猎户座大星云区已发现300多颗,在北美洲星云区已发现50多颗,在鬼星团区发现的已超过30颗,这些耀星主要可用来研究在不同年龄的星团中它们与其他类型天体在演化上有什么联系。
近年来又发现了一些所谓非经典耀星,即在食双星大熊座W星、密近双星大熊座UX星、双子座U型星和早型星上都发现了耀亮现象。由于没有进行系统的搜寻,资料很少,它们的性质还不太清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