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机介绍

关于动机介绍,第1张

关于动机介绍

[拼音]:dongji

[外文]:motive

行为发动的起因,也即个体用某种形式活动的主观原因。它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恩格斯指出:“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所谓“愿望的动机”,实质上是指一种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或来自外界的事物,或来自精神方面的理想、激情,甚至一时的念头。因此,动机又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最基本的内在动机是本能。中国古代孟子所称道的“四端”(端即起点)就相当于动机。儒家的“良知”、“良能”与一般本能相似,是与生俱来的,也应该属于内在动机。另一种内在动机是从生理需要出发的,现代心理学称之为驱力。如W.B.坎农提出有机体需要保持稳态,即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当某些因素使其失去平衡时,便有驱力迫使其恢复平衡,诸如性、饥、渴和体温等。C.赫尔的驱力,虽然也是由于生理需要激发着整个机体的活动,不过他认为外界刺激也能诱发出驱力,刺激通过强化而成为获得的驱力。И.Π.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和B.F.斯金纳的 *** 作条件反射,都用强化来解释行为习得的动力。这种观点扩大到社会学习的理论,已经不是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而是满足社会需要了。这种社会动机表现在诸如科学研究、文艺创作以及各种高尚理想而支配的劳动中,甚至有些心理病态,如吸烟成瘾,也都属于这一类习得的动机。由于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在满足原始的需要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这是永无止境的。因此,在原始动机基础上习得的动机也就越来越多样化、特殊化,其发展也是无穷无尽的。

外在动机是以外界刺激为诱因的。有些刺激能激发行动,如物质刺激;有些刺激能引起冲动,会造成不良行为后果,这时又需用惩罚的手段,以取得抑制的效果。无论激发行动的赏,或抑制冲动的罚,都是外界刺激。这些来自外界刺激的动机都属于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更多的是来自社会刺激,诸如名誉、地位、团结、友爱等,这些对人来说往往是更为重要的。

内外动机既可以互相促进,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克。例如迪西效应,即额外的奖励反而会有损内在的动机。认知心理学强调认知在动机中的作用。从反映论的观点看,一切动力都要通过人的头脑,不论是内在动机还是外在动机,都是客观要求的反映。

参考文章

  • 云南省弥渡县汽油发动机使用小常识农业工程
  • 听噪声辨电动机故障农业工程
  • 发动机如何清除积炭农业工程
  • 发动机养护技术农业工程
  • 农用设备配套电动机农业工程
  • 六招减少发动机磨损农业工程
  • 发动机使用保养五要点农业工程
  • 建筑电气知识:选配电动机如何确定电动机的转速?电气技术
  • 发动机漏油的处理农业工程
  • 如何鉴定发动机“烧”机油现象农业工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019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