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自然地理区域介绍

关于中国自然地理区域介绍,第1张

关于中国自然地理区域介绍

[拼音]:Zhongguo ziran dili quyu

[外文]:physical geographic regions of China

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研究,在中国已有悠久历史。公元前 5世纪,《禹贡》一书就划分全国为“九州”,分别阐述其山川、湖泽、 土壤、物产等。 之后,陆续出版了《汉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游记》、《大清一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记要》等等优秀区域地理著作。历代正史中均有较详尽的地理志,而各省、府、县也多编有地方志,初步统计约达万余种。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发展地理科学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全国性和地方性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工作迅速发展,出现了几个较有影响的全国性自然区划方案。如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从1956年开始,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工作。1958年编写了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按照大自然区、热量等、自然地区、自然地带、自然省、自然州、自然县等 7级单位系统(前二者为零级、最后二级在全国区划中未作具体划分),将全国分成 3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蒙新高原区、青藏高原区), 6个热量带(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18个自然地区和亚地区,28个自然地带和亚地带及90个自然省。其中自然地带和亚地带是整个区划方案的主要分类单位。这一区划较全面地总结了以往的经验,着重考虑了直接参与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采取了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单位出现于一个共同系列的原则,每一级单位都有较明确的定义和划分方法,并且明确规定以农业为其主要服务对象。并又明确了:第一,采用10℃以上活动积温的方法,来衡量一地区热量的多寡和农业生产潜力。第二,中国的亚热带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可分为北、中、南三亚带。第三,辽东半岛和辽宁省南部不应属于东北地区而应属于华北地区,改变了过去的旧观念。但是,对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规律,对区划的原则、系统和方法乃至具体界线的划分等诸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不同的看法,并未取得一致意见。下面简要介绍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撰写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一书中所使用的区划方案。

3大自然区

根据中国自然地理环境中最主要的地域差异,即:一、纬度和海陆分布等地理位置的差异:二、地势轮廓及新构造运动的差异;三、气候主要特征的差异;四、自然历史演变的主要差异;五、人类活动及自然界的影响及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向之差异。全国首先可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等 3大自然区。亦即为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单位的第 1级,其主要自然特征简述如下:

(1)东部季风区。为人口占全人类半数以上的亚洲季风区的一部分,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45%,总人口的96%。与西北干旱区的界线大致为干燥度1.2~1.5的等值线,与青藏高寒地区则以2500~3000米等高线为界。主要自然特征为:

第一,湿润的季风气候占统治地位,干燥度大部分在1.0以下(一部分为1.0~1.5),全年风向和降水均按季节有明显变化和更替,夏季海洋季风影响甚为显著。

第二,新构造运动上升幅度一般不大,海拔超过2000米以上的山岭不多,没有现代冰川,绝大部分地面海拔1000米以下。在钦州—郑州—北京—鸥浦一线以东,是新构造运动以沉降为主的地域,大部分地面在500米以下,并有广阔的冲积平原。

第三,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常态风化物质移动、水力侵蚀和堆积、溶蚀等作用,地表水资源丰富,补给以雨水为主,潜水也有相当数量。

第四,天然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森林草原由于第四纪冰期没有强盛而广大的冰川作用,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受害轻微,因而生物种类繁多,多布混杂,土壤与其他地面疏松物质也未为冰川破坏。

第五,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切,可耕地几已全部辟为农田(黑龙江省等少数地方例外),天然森林也已大部不复存在。不论在过去、现在或将来,该区均为中国主要农耕地区。

第六,内部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是随纬度而变化的温度条件,但在华北和东北,湿润程度随离海里程的增加而减少,亦为重要分异因素之一。

(2)西北干旱区。为横跨欧亚大陆中心的广大草原、荒漠区的一部分,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0%,总人口的 3%。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即为上述干燥度1.2~1.5等值线,与青藏高寒地区则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一系列青藏高原边缘山地为界。主要自然特征为:

第一,深处内陆而四周为山岭所环绕,夏季海洋季风影响甚微,以半干旱(干燥度1.5~2.0)和干旱(干燥度大于2.0)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在400(半干旱)~200(干旱)毫米以下,常常连续半年乃至一年以上涓滴不雨。

第二,最近地质时期曾有显著的差别上升,大部分地域上升幅度不很大,形成海拔1000米上下的高原和内陆盆地;一部分地域则大幅度上升,形成横亘高原之中或环绕高原和内陆盆地周围的高山(天山海拔3500米以上,阿尔泰山在3000米以上)。高原和内陆盆地中也有一些较低部分,吐鲁番盆地中心艾丁湖湖面海拔仅-155米,是全国陆地最低处。

第三, 地貌外营力主要为微弱的风化、 物质移动、水力侵蚀和堆积及广泛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沙漠和戈壁广布。绝大部分属内陆流域,平地产生的地表径流几全属源自暴雨的暂时性水流。湖泊较多为咸水。山地径流是本大区主要水资源,补给来源为雨水及冰雪融水。

第四,自中生代末期以来,即已逐渐形成半干旱和干旱气候。现在植物大都为周围山地植物逐渐干旱化的结果。植、动物种类远较东部季风区为少。

第五,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远不如东部季风区广泛、深切,但于有水灌溉处,形成许多肥沃而人口稠聚的绿洲。干草原古来即为丰盛的牧场,近200年来,又在其东南边缘发展了广阔的半农半牧地带。

第六,内部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是干燥度,可分为半干旱和干旱;次为温带及暖温带。

(3)青藏高寒区。为世界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形成最新的高原。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5%,总人口的0.8%。主要自然特征为:

第一,全区大幅度的近代上升,部分地区并有差别上升,形成了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及多座海拔7000米乃至8000米以上的极高山错综分布,垂直分布现象非常显著。

第二,由于海拔很高而使空气稀薄,温度低下,冻土广布,风力强大,太阳辐射强烈。

第三,地貌外营力主要为较强烈的物理风化和物质移动及冰川和流水的搬运与堆积,现代冰川和第四纪古冰川作用广布。大部分地方属内陆流域,有许多内陆湖泊。

第四,植物和动物种类很多;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草甸和灌丛,而森林较少。土壤的母质粗瘠,加以年龄不长(第四纪冰川退却以后才开始),成土作用缓慢,土壤剖面一般发育很差,土层很薄。

第五,不利自然条件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限制都较大,人口密度很低,人类活动的影响较西北干旱区微弱。

第六,内部地域差异主要为垂直分布现象,其次为从东南向西北的水分条件变化(从湿润半湿润到半干旱和干旱)。(见彩图)

7个自然地区

基于上述3大区,全国可以划分为7个自然地区。自然地区系指温度条件和水分条件的组合大致相同,并在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反映有一定共同性的广大地域。在具体划分上,按照温度和水分的组合情况及3 大区各自的主导地域分异因素作为划分指标。在命名上,暂采用三名法,即地理位置、水分情况和温度带相并列。

(1)东部季风区。主导分异因素是纬度位置和温度带,从北而南可划分为 4个自然地区,即:a.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寒温带由于面积很小,暂包括在内);b.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地区,与上述温带地区以活动积温(10℃以上活动积温)3200℃等温线为界;c.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与上述暖温带地区以活动积温4500℃或平均1月温度0℃等温线(大致相当于秦岭—淮河线)为界;d.华南湿润热带地区(包括赤道带),与上述亚热带地区大致以活动积温7500℃或 1月均温16℃等温线为界。

(2)西北干旱区。其主导分异因素为距海远近及由此而产生的水分、植被差异。由东而西,基本上可分为2个自然地区,即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和西北温带暖温带荒漠地区。两者大致以贺兰山—六盘山线为界。

(3)青藏高寒区。其主导分异因素为地势及由此而产生的各项自然因素的垂直变化,由于科学资料不够充分,暂只划1个自然地区,即青藏高原地区。

根据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1959),干燥度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I为干燥度;Σt为≥10℃的活动积温,以℃表示;Συ为≥10℃期间的降水量,以毫米表示;0.16则为在中国具体情况下的一个常数。

应该指出:上述 7个自然地区的划分,尚未得到一致的意见,甚至分歧很大。例如195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把全国划分为18个地区和亚地区。又如半干旱和干旱(或草原和荒漠)之间的界线,究应划在贺兰山—六盘山线(荒漠与荒漠草原的界限)或在温都尔庙—百灵庙—鄂托克旗—盐池线(荒漠草原与干草原的界限),也有分歧意见。

33个自然区

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曾在1959年把18个自然地区(亚地区)作为全国综合自然区划的第1级分类单位(3大自然区和6个热量带均作为零级单位),而把以气候—生物—土壤等地带性因素为主要划分指标的28个自然地带(亚地带)作为第2级分类单位,并为主要分类单位。每一自然地带(亚地带)包括一个可以代表自然界水平分异特征的土类和植被群系组;并在气候上具有一定相似的温度和水分组合,其合理土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方向也大致相似。自然地带(亚地带)的划分,不论在科学认识上或生产应用上都有意义,但为简化区划分类单位系统并力求在较高级区划单位中即将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统一考虑,从而更全面地反映区域客观实体的本质,即将全国暂作三级划分──大区、地区、区,而省略了热量带和自然地带;在上述3大区和7个自然地区的基础上,直接划分33个自然区。自然区的划分,按照气候—生物—土壤等地带性因素和地貌—地面组成物质—水文地质等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分异指标,较好地反映了合理土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向,因此,在全国综合自然区划中成为主要分类单位。暂采用二名法命名,即地貌单元和主要植被相并列,全国33个自然区(见图)。

低级区划单位

在自然区之下,主要按照地貌、地面组成物质等非地带性因素的特点及其在气候—生物—土壤等地带性因素上的反映,可以划分若干亚区(第4级区划单位)。但因各地区科学资料不平衡,有些自然地区(例如青藏高原各自然区)暂时未能进行自然亚区的划分。其他 6个自然地区在《中国自然地理总论》的一书中,均试作自然亚区的划分,现以西北温带暖温带荒漠地区的5个自然区为例,划分14个自然亚区如表2所示。

最低级区划单位(自然小区,第5级区划单位)

似可与全国土地类型的划分相结合。在科学概念上“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质、地貌、 气候、水分、 土壤、植被等全部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也包括过去和现代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内。第 2级(或基本)土地类型具有一致的小地貌、土种和植物群系,其生产潜力也基本相同。第1级土地类型则由第2级土地类型并合而成,具有相似的中地貌,土系和植被群系组。第1级土地类型在一定的自然区或亚区之内,组合成为自然小区──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最低级区划单位。关于全国低级区划单位与土地类型划分的相互衔接问题,尚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章

  • 中国自然地理区域(physical geograph icre-gions of China)中国地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034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