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肉用牛介绍

关于肉用牛介绍,第1张

关于肉用牛介绍

[拼音]:rouyongniu

[外文]:beef cattle

简称肉牛。属普通牛种,也包括由普通牛和瘤牛或野牛杂交育成的牛品种。体躯宽广,呈圆筒形,侧望和上望均呈长方形,后望呈方形。生长快,早熟,胴体净肉率高,脂肪间杂在肌肉纤维中,切面呈大理石状花纹,肉质柔嫩多汁,适于肉用。

品种的形成与发展

18世纪中叶,英国首先育成一些中小型肉牛品种,如海福特牛、安格斯牛、短角牛等,它们除具有良好的产肉性能外,也有一定的产乳能力。以后这些品种大量输出,成为世界肉牛业的基础。19世纪初以后,欧洲大陆各国也开始对当地役用牛向肉用牛方向选育,经50~100年的时间而育成了夏洛来牛、利木赞牛等肉牛品种,统称大陆品种。其特点是体型大、生长快、瘦肉多。美国肉牛业则是在英国肉用牛品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20年代,小牛肉成为市场上的紧销商品,曾导致肉用牛向小型早熟方向选育。但培育出的肉牛体质不坚实,且过分依赖精饲料饲养致使肉质过肥,成本提高,所以到60~70年代,肉用牛的选育又转向生长快、瘦肉多、适于放牧、生产成本低的大型品种。美国还利用婆罗门瘤牛与不同肉用牛品种杂交,育成了一些新品种(见牛)。

世界肉用牛主要品种现有40余个。较著名的除短角牛和夏洛来牛等外,还有下述品种。

海福特牛

最古老的中小型肉用牛品种。育成于1790年。原产地在英国的赫里福特及牛津等地区。早熟易肥,耐粗饲,体格结实,适应性好。全身被毛红色,仅头部、颈垂、腹下、四肢下部和尾帚白色,具典型的肉用体型。成年公牛体重 850~1100千克,母牛体重600~700千克(图1)。一般屠宰率60~65%。分有角和无角两种,后者是在该品种输入美国后由突变产生的。其他外形均与有角者近似。该品种现广泛分布世界各地。饲养较多的有美国、 加拿大、 墨西哥、苏联、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非等。中国自60年代开始由英国引进,饲养于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山西、河北等省(自治区)。并用以改良黄牛,效果明显。

阿伯丁-安格斯牛

简称安格斯牛。古老的小型肉用牛品种。原产于英国阿伯丁-安格斯地区。体躯低矮,无角,全身被毛黑而有光泽,部分牛腹下或乳房部有少量白斑。头小额宽,额上方明显向上突起。成年公牛体重800~900千克,母牛500~600千克。早熟易肥,生长快,肉质好,泌乳力较强。但有神经质,较难管理。19世纪自英国输出,现遍布全世界。

利穆赞牛

大型肉用牛品种。原产法国中部。本为役牛。1900年以后逐步转向肉用,1924年育成肉用牛品种。生长快,肌肉丰满,且多瘦肉,四肢坚强,体躯结构匀称。全身被毛红黄色,四肢内侧、腹下、眼圈、口鼻周围等处毛色较淡,角白色,蹄壳红褐色。公牛角向两侧平展,母牛角向前弯曲。成年公牛体重1000~1100千克,母牛体重800~850千克,屠宰率63~71%。除法国外,以美国、加拿大饲养较多。中国1974年开始引进,多饲养于北方地区,其杂交后代产肉和役用能力都有提高。

圣赫特鲁迪斯牛

肉用牛品种。原产美国得克萨斯州。育成历史较短,1940年始才被承认为一个新品种,含有3/8婆罗门牛和5/8短角牛血液。耐热,具有抗焦虫能力。生长快,脂肪少,适应性强。全身被毛红色,短而光亮。耳下垂,皮肤松弛,颈部多皱褶,胸垂发达,阴鞘下垂,公牛有明显瘤峰(图 2)。成年公牛体重850~1000千克,母牛体重500~700千克,一般屠宰率为65%左右。泌乳力也较高。但繁殖力低,利用年限短。1960年引进中国。

中国原来没有专用的肉用牛品种。现除利用国外引进品种改良本国黄牛的肉用性能已取得较好效果外,有些地方良种黄牛如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等,也具有较好的肉用能力,可作为选育肉用品种的基础。

饲养管理

肉用犊牛多随母牛哺乳。在放牧条件下,早春产犊的母牛要补饲精料,以提高其泌乳能力。哺乳期一般为6~7个月。犊牛采食青粗料的训练宜尽早进行,以促进瘤胃发育。在枯草季节或不良草地上放牧,应尽可能补料。牛体冬季消耗大,增重慢,肥育期以只经过一个冬季为宜。肥育方式有二:一为一贯肥育法,也称商业肥育,即从犊牛断奶开始,利用较丰富的饲料促其生长,一直肥育达到出栏体重(多数要求18月龄出栏)。这种方法需要消耗较多精料,但能加快畜群周转,提高出栏率,节约人工和设备。一为集中肥育法,也称农场肥育,即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犊牛断奶后放牧或利用大量粗料使其生长骨架(长成架子牛),到宰前3个月左右加强饲养,使之日增重 1千克左右,达到一定体重后出栏。这种方法消耗的精饲料少,但时间较长。

为了补充蛋白质饲料的不足,肉牛业中已普遍利用尿素等非蛋白质含氮物。此外,还使用微量元素添加剂、雌性激素生长刺激剂以及牛肉增嫩剂等,以提高牛肉的产量和质量。肉牛的管理一般粗放,仅需要简单的棚舍和围栏,但舍饲场地要求有较高的地势。传统的管理措施包括除角和公牛去势。但实践证明不去势的公牛比去势者生长更快,故目前肉牛业中已趋向于不去势肥育。

繁育

肉用牛终年发情,性成熟一般在8~12月龄,配种适期为14~18月龄。妊娠期 283天左右。有纯种繁育与杂交繁育两种方式。纯种繁育多在种牛场进行,利用纯种公、母牛进行繁殖,以补充和扩大种牛群,并向杂交繁育者提供纯种公牛。杂交繁育是80年代肉牛商品性生产的主要形式,即用不同肉牛品种进行品种间杂交,利用杂种优势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如美国的肉牛96%来自于品种间杂交牛群,其增重速度平均可提高2~4%。一般两品种杂交优于纯种,三品种杂交又优于两品种杂交,但四品种以上的杂交则效果无明显提高。

中国多利用纯种肉用公牛与当地黄牛杂交,一般皆能取得比当地黄牛的初生犊体重大、生长快的明显效果。

发展趋向

1985年世界肉用牛产量为460.7万吨。在一些原来畜牧业发达的国家,乳牛头数逐年减少,而肉牛头数则增加很快,一些原来肉牛业不发达的国家增长更为显著。肉牛业的经营规模正继续扩大。随着电子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饲料供应、畜粪清理等专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大型品种如夏洛来牛、利穆赞牛和西门塔尔牛等将继续受到重视。杂种优势利用将更加普及。由于黑白花牛的体型大,将更多地利用其小公牛进行肥育供肉用。

参考文章

  • 应用肉用牛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065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7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