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oushan shidiao
[外文]:Shoushan stone carving
以中国福建寿山出产的寿山石为主要原料雕刻而成的石雕。
沿革南朝时,寿山石就开始作为雕刻工艺品的原料。唐代,福州寺院的僧侣们用当地的寿山石刻制佛像、香炉、念珠等,馈赠四方游客,致使寿山石雕流传各地。宋代,官府在福州大规模开采寿山石,雕制石俑,作为官员、贵族的殉葬品。宋代寿山石俑分人物、动物两类,其中人物包括文俑、武俑、女俑和老人俑等,都以菱形石料雕成,规格比较统一;动物有龙、凤、龟、蛇、鸡、马、羊、猪等,多用扁形石料雕成,大小不一,手法写实,生动多姿。元、明时期,盛行用寿山石刻制印章。匠师们充分发挥寿山石的特性,继承了传统玉玺、铜印钮饰艺术的精华,创造了著名的寿山石印钮雕刻艺术。清代名手辈出。康熙年间(1662~1722)的杨玉璇、周彬二位匠师技艺冠绝当时,他们的许多作品曾供奉宫廷。故宫博物院现收藏杨玉璇的田黄雕刻“伏狮罗汉”。周彬,字尚均,其创作的印钮人称“尚均钮”闻名一时,后被诏为御匠。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潘玉茂、林谦培在继承杨玉璇、周彬技法的基础上发挥各自所长,创建了西门和东门两个艺术流派。潘玉茂的西门派以纯朴、浑厚著称;林谦培的东门派以精巧玲珑见长。近代雕刻艺人以郑仁蛟、林文宝、林清卿最负盛名。郑仁蛟继承了民间雕塑优秀技法,所雕人物,充分发挥了石料的特色,形神兼备。林文宝手法写实,刻制的动物印钮形象简练,千姿百态。林清卿善刻浅浮雕,借鉴国画的手法,以刀代笔,独辟蹊径。
原料寿山石学名叶蜡石,石质脂润,品种繁多,色彩瑰丽,适宜雕刻。因产于福州市北郊寿山村而得名。寿山石以产地、矿洞和色彩命名,共有100多种,分为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
(1)田坑:又称田黄。散见于寿山溪流两旁水田下的砂砾层中。石质温润莹澈,多为明黄色,隐现细萝卜纹,呈卵状,极为罕见,号称“石中之王”,其价值与黄金、珠玉相等。田黄由于黄为帝王之色,又因产于福州寿山,带有“福”、“寿”两字,寓意吉祥,所以深得帝王们的喜爱。清高宗曾有3枚田黄印章,是由一整块田黄石雕刻而成,极为精巧。它们由3条链条连缀而成一套。
(2)水坑:产于寿山溪流上游。石质透明,有鱼脑冻、天蓝冻、桃花冻、牛角冻等品种。
(3)山坑:散布于寿山村附近的山峦和田野。品种丰富,石质各异。多以产地命名,如都成坑、旗降、高山、月尾、老岭、柳坪、芙蓉、峨嵋等。
工艺和技法寿山石雕的制作过程分相石、打坯、凿坯、修光、磨光5道工序。
(1)相石:即在动刀前,对石料仔细揣摩,精心设计。寿山石种类多,石质各异,每块石料的形状、石质、纹理、色泽都各不相同,有的还有砂质、裂纹、斑点等疵病。因此,首先必须细心察看石料,充分发挥石料的特性,并根据其特性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题材、造型和表现技法,掩蔽石料的疵病,使作品的内容、艺术形式同石料巧妙地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2)打坯:运用卡凿、手凿等雕刻工具凿打石料,确定作品的整体布局、景物的形态和各部位的比例、位置,由表及里,由粗入细,循序渐进。
(3)凿坯:使用锉刀、手凿等工具进行仔细刻画,使表现的景物清晰、明确。
(4)修光:雕刻的最后修饰过程。依靠各种雕刀,采用不同的刀法,使作品更加生动传神。
(5)磨光:在雕刻完工后,作品还需精心磨光,使之光润明亮,以充分显现出寿山石天然美的特质。磨光又分粗磨、细磨、揩光 3道工序,分别用砂布、木贼草、冬稻草、桐油、瓦灰、上光粉等依次研磨,直到各部分都光亮如镜,通透明亮为止。有的作品还需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磨光之后再进行染色、烟熏、煨煅等处理,以增加仿古的艺术效果。
雕刻技法有镂雕、圆雕、浮雕、浅浮雕、镶嵌等(见雕塑工艺品)。其中浅浮雕是寿山石雕的传统技法,以精妙的技法在雕塑平面上表现深邃的层次和意境,风格古朴、雅致。寿山石雕的“鸡笼”,运用镂雕技法表现罩于竹笼内的几只鸡与笼外的鸡相互呼应,有的鸡正从笼眼空隙中探出头啼鸣,神情逼真。竹笼的雕刻也发挥了镂雕的特长,其技巧难度甚高。
品种和特色寿山石雕有印章、烟灰缸、水盂、文具、花瓶等实用品和人物、动物、花鸟、山水、屏风、挂屏等欣赏品。寿山石雕一般以简练、朴素的风格著称,并不强调玲珑剔透,有时在花卉题材的作品中陪衬以花瓶、花篮等,做到繁简对比,具有较好的艺术效果。动物题材的作品,继承了宋代的优良传统,风格浑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