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隆寺?

什么是法隆寺?,第1张

什么是法隆寺?

[拼音]:Falong Si

[外文]:Horiuji Monastery

在日本奈良县,有东西两院:西院始建于飞鸟时代推古女皇十六年(607),670年烧毁,后重建;东院建于天平十一年(739)。寺中保留了从奈良到镰仓、江户等各个时期的建筑物,素有日本古建筑文化宝库之誉。

西院以金堂(佛殿)和塔为中心,南为中门,北为平安时代所建的大讲堂;讲堂前两侧是钟楼(建于平安时代)和经藏(建于奈良时代)。塔和金堂以回廊环绕,形成凸字形廊院,廊院外有僧房、“纲封藏”(宝物库)、食堂等。金堂、塔、中门和回廊保持着飞鸟时代的特征,柱子两端作明显的梭形卷杀,云形斗和云形栱、栌斗下有斗托(皿斗)等,可以看出受到中国南北朝时代建筑的影响。这与奈良时代受中国唐代建筑的影响的风格显然不同。

金堂平面为长方形,面阔5间,进深4间,立于两层台基之上,重檐歇山顶。下檐之下另有一层檐,称为“裳阶”,是后世所加(见彩图)。木塔平面呈方形,高31.9米,塔刹部分约占总高1/3弱。有檐5层,称“五重塔”(见图)。内部无楼层,不能登临。第1层檐下也有后加的裳阶,2层以上檐下都有装饰性栏杆。塔中心有一根贯通全塔的中心柱,承托刹上的相轮、宝珠等部件,塔身重量则由外檐柱和4个天柱承担。中心柱下有埋置舍利的孔穴。中门进深3间,面阔4间,入口处有中柱和左右 2门。这种做法为中国汉以前的宫室、祠庙和墓室所普遍应用。回廊由中门向两侧伸展,折而向北,原作矩形闭合,10世纪末重建讲堂和钟楼时,将北侧回廊向北推进成为现状。







东院以八角形平面的梦殿(即观音殿)为中心,环以回廊,前有南门、礼堂,北有收藏圣德太子遗物的宝藏(后称舍利殿、绘殿),再北是相当于讲堂的传法堂。其中梦殿和传法堂为东院初建时的遗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166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 2022-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