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运河是什么?

巴拿马运河是什么?,第1张

巴拿马运河是什么?

[拼音]:Banama Yunhe

[外文]:Panama Canal

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国际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蜂腰地带,横穿巴拿马地峡。东南起巴尔博亚港,西北迄克里斯托瓦尔港。连同两端入港引航道,全长81.3公里,宽152~304米,深13.5~26.5米。因两洋水位与地峡高差较大,加之过河船只约一半航程借用加通湖作航道,其湖面平均水位高出大西洋面26米,故运河建为船闸式。船只往返加通湖,通过分建于运河两端的三道船闸逐级升降水位。通常情况下,入闸的船只最长不得逾289.6米,宽不超出32.3米,吃水限为10.8米。船闸能供6万吨级以下舰船出入和对驶,昼夜通行能力最多可达48艘,每次通过运河时间约需8小时。运河的通航,使两大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麦哲伦海峡缩短2702海里(5000公里)~7500海里(14000公里),为国际海上运输的捷径。20世纪80年代初,每年约有1.4万多艘次、载运近1.6亿吨的货物通过运河。运河不仅在经济上给美国带来巨大收益,而且在军事上极大地方便了它的太平洋、大西洋舰队的联系和调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以及越南战争中,巴拿马运河成为美国输送大批兵员和作战物资的主要通道,被美国视为“国防的生命线”。







1903年,美国根据不平等的《美巴条约》,攫得运河开凿权和在运河两岸划出宽 16.09公里、水陆面积为1676平方公里运河区(不包括巴拿马城和科隆港)的“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权。于1904年开工,1914年建成试航,1920年正式开放。随后,美国对运河区实行殖民统治,逐步将运河区基地化,并成立美军“加勒比海司令部”,1963年又扩大为“南方司令部”。现运河区内设有14处军事基地,3所军事院校,共驻美军约 9000人(1982)。基地主要集中在运河两端。靠近太平洋沿岸的有阿马多堡、巴尔博亚、罗德曼海军基地。靠近大西洋沿岸的有谢尔曼堡陆军基地和科科索洛海军基地。运河中段沿岸建有各种后勤设施。巴拿马人民为收复运河区主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终于在1977年9月7日迫使美国签订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和《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永久中立和经营的条约》。1979年10月1日条约正式生效后,巴拿马政府开始参与管理运河,至1999年底将全部收复运河区。

运河地处巴拿马地峡的最低部位。穿过地峡分水岭开凿出的盖拉特卡特水道,航道狭窄、曲折,两岸陡峭。运河沿岸为高50~280米的丘陵地,多湖泊、河流和热带密林。加通湖系一人工湖,湖面宽阔,湖中岛屿散列。它同另一人工湖──马登湖一起,调节运河航道的水位。运河两端港口为出入运河的必经之地。太平洋一侧的巴尔博亚港与巴拿马城位于运河两岸,其间由美洲大桥连接。大西洋一侧的克里斯托瓦尔港同科隆港在同一小岛上,港外被东、西两条防波堤环抱,堤内为利蒙湾。沿运河东岸,有长约80公里的巴拿马铁路连结两港。各军事基地之间由铁路转接公路沟通。运河区气候湿热,气温20~35℃。5~12月为雨季,年降水量常达3000~5000毫米。多东北风,平均风力约3级。潮汐:太平洋端为半日潮,潮差最大逾6米;大西洋端不规则,平均潮差不到0.3米。

由于船闸式的巴拿马运河已不能满足现代航运的需要,巴拿马同美、日等国研究,拟在巴拿马地峡另建一海平式运河。

参考文章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 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