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克拉基斯文化(基克拉泽斯群岛的偶像)

季克拉基斯文化(基克拉泽斯群岛的偶像),第1张

季克拉基斯文化(基克拉泽斯群岛的偶像)

[拼音]:Jikelazesi wenhua

[外文]:Cycladic Culture

希腊青铜时代早期文化。分布于爱琴海中的基克拉泽斯群岛。 年代约在公元前3500~前1900年。 1898~1899年,希腊考古学家 Ch.特孙塔斯在锡罗斯等岛屿进行发掘。以后各岛多有发现,基克拉泽斯文化的研究,遂成为希腊史前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化可为3期,各以典型遗址的名称命名:第一期为皮洛斯期,第二期为克罗斯和锡罗斯期,第三期为菲拉科皮第一城期。

基克拉泽斯文化的皮洛斯期,已在各岛建立比较分散的居民点,但没有防御设施。到克罗斯和锡罗斯期开始设防,城墙厚达1.6米,反映当时各岛间的竞争加剧。但到菲拉科皮第一城期,则不见防御设施,反映出米诺斯文明影响的加强。皮洛斯期盛行箱形石板墓,墓室呈梯形,一般长约1米,一处墓地往往有20座以上墓穴。克罗斯和锡罗斯期除有箱形墓外,还出现了有方形和圆形的石砌墓穴,一般直径约1.5米,顶部以叠涩法砌成尖顶或圆顶。葬式为屈肢葬,一般一人一穴,但也有先后葬五、六人的集体葬。随葬品有青铜工具、武器等。

在经济方面,基克拉泽斯文化有农、牧业,商业也很重要。典型青铜器是剑和匕首。陶器典型器物为一种有柄平锅状器。另外有罐、钵等,有的施简单彩绘,有以螺旋母题为主的刻划纹。此外,还有石皿、项链、大理石雕像等。大理石雕像一般高17~20厘米,最高者达150厘米,是表现“大地母神”的偶像,无眼、口,只刻划手足身躯和头、乳等,形制古拙。除偶像外,还有d琴、吹笛等人像,皆称杰作。




基克拉泽斯群岛自新石器时代起,便与小亚细亚、克里特岛和希腊本土发展了海上交通。至青铜文化早期,尤其是克罗斯和锡罗斯期,处于希腊全境的先进地位,并成为由小亚细亚等地向希腊各地转运铜等金属原料的中心,起了希腊远古文明开拓者的作用。但此后渐趋衰落,基本上处于米诺斯文明的影响之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514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 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