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每日一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每日一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第1张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每日一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标题西林壁:写在sairinji的墙上。

在西林寺的庐山西麓。

插画师:杨佳伟

同样,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是“千尺飞下山,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壮气势,而宋代诗人苏东坡写的是庐山之感,是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只住此山”的人生哲学。

诗人说,庐山正面看是一望无际的山,庐山侧面看是陡峭笔直的峰。从远处看,从远处看,从高处看,或者从较低的地方看,庐山总是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这是诗人游览庐山时看到的景象。前两句已经从现实场景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一切都是这样。自己的角度和站的高度不一样,对事物的理解和想法自然也会不一样。第三句话进一步得出结论,因为我在庐山,所以看不清楚庐山的真面目。也就是说,要想真正认识庐山,必须跳出庐山,从更高更远的角度去看。这是另一个更高层次的总结。还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学含义。

生活也是如此。位置决定行为,高度决定视野,距离决定结论。

书法:尤光辉,德阳广播电视台台长

来源:1号线(鸣谢:上海江东书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7543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8
下一篇 2022-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