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设身处地,真正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考虑问题,切实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世界是你的。”
在职场中,同理心可以让你更了解你的竞争对手;也能让你和伴侣有更好的了解。
反之,就有可能让自己陷入沼泽,也有可能让你的善意变成恶意,让你的努力付之东流。
在叶修的《深度思考》中提到: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再努力也是徒劳。
李倩是我以前公司的同事。她的公司Z营业额很大。她是招聘部门A组的组长,赵蕾是b组的组长。
这一天,因为李倩要出去拜访客户,招聘主管把招聘副总裁的任务交给了赵磊。对于赵雷来说,这也是一个自我表现的好机会。
巧合的是,赵的主任恰好是之前负责的岗位,而他正好有了人选。于是,我好心的选了之前面试的三个人给总监,想尽快关闭总监职位的招聘。
没想到,从那以后,赵雷就开始和李倩说话,没有任何好脸色。
本来,李倩的画龙点睛剥夺了赵雷表现自己的好机会,完全得罪了他。
尽管李倩的工作能力很强,出发点也是正确的,但他在处理这件事时没有站在赵雷的角度考虑问题。
如果李倩现在能站在赵雷的角度思考问题,结果会是另一番景象。
如何站在对方的角度?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了解一个概念。
什么是共情?
书中介绍:“一般是指思考和感受别人内心的想法,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展开自己的推论和行动。”
所以,站在别人的角度,不仅仅是简单的说说。
要真正感同身受,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和别人有共同的认知水平。
在意识到同理心的同时,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体验、感受和理解对方,你需要和对方在你心中的认知系统处于同一层面。
比如让一个应届毕业生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公司未来的发展,很少有人能想到老板的心思。
其次,学会暂时体验别人的生活。
当认知水平达不到统战的时候,可以尝试调动同样的经验,尽可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
比如前段时间公司裁员,很多同事跟我说,年底了,他们失业了,很不开心。对此我也有同感。作为HR,我不是站在工作的角度和同事交流,而是站在同事的角度去理解他们。
是的,我在同一时间经历了同样的事件。第二,我家此时面临失业。生活在大都市,也感受到了失业的压力。当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对公司的抱怨和不理解就会少一些。
最后,克服自我中心的观念。
人最怕“执念”,容易走进死胡同。更可怕的是,处于现状的人,往往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别人说也没用。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克服执念,需要我们敞开心扉,弱化自己,把自己变成对方,投入到对方的故事中,思考自己的下一步行动。
我们都知道“感同身受”的重要性,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我们不仅执着于当下,调动相同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彼此拥有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水平。
叶修的《深度思考》不仅详细介绍了以上内容,如何练习“共情”,还给出具体方法。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我是一只@京京京京京,多平台自媒体书评人,终身阅读爱好者,关注我的持续更新。
:2642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