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职业院校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绝对是个王者。其他院校表现如何呢?
据广州日报发布的《GDI高职高专排行TOP1000榜(2020)》,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第2,广东轻工业技术学院第3,一直延伸到1000名,基本上算是一个比较详实的高职高专排行榜了。
这份榜单的前十名中,广东独占四席、浙江、重庆分别占据两席,江苏、四川各一席,东高西低的现象十分明显,这也与我国产业发展的地域分布基本保持一致。
实际上,与普通大学的地域分布可能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不同,高职院校的地域分布更“经济”一些——产业最发达的沿海地区,职业教育也最发达。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经济落后,职业教育也相对较弱。
产业与职教,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因此,10多年前,中国就提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以期给中国产业发展注入动力。但如今来看,中西部的推进步伐相对较慢。
01
谁的责任?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一个宏观性的社会经济问题。无论是哪一方出了疏漏,都会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综合来看,影响其效果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首先,政府层面。
政府作为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掌控者,对于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应该有完整的发展规划。然而,现实情况是: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一些地方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但很少会考虑到引入的产业是否与当地资源、产业基础乃至职业教育状况相匹配。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当地人才与产业的错配,当地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最终流失到沿海地区,并没有给当地产业经济发展带来预期收益。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对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也没有建立起应有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致使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连通,在实践实习、用人招聘等环节大多是依靠人情关系来维系,无法形成一套真正能够贯彻执行的运营机制。
其次,职业院校层面。
一些地方的职业院校,思想上并没有从根子上改变。有的职业院校还是按照原有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流程来教育学生,与地方产业布局有所脱节,对学生就业的要求仅仅是为了提供基础劳动力,从而无法满足本地产业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而有的职业院校虽然会根据社会趋势开设新专业,但尚未与其他企业形成联动,开发的课程与企业的工作流程相差甚远。职业院校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到课程研发、实训基地等全方位多层面。
再次,企业层面。
很多地方企业本身不具备长远发展的眼光。一些企业主认为,企业本身只负责生产,只有在招聘时才会与职业院校产生交集,没有参与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的冲动。
更有一些企业主觉得,与职业院校合作不仅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相反还要承担学生实习、 *** 作时的经济开支和其他风险(比如医疗事故等)。
但实际上,很多企业在招人后,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员工培训上,而这些本应该是与职业院校达成合作后,交由职业院校培养的部分。
02
如何解决?
首先,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
一方面,对于地方产业的发展要统筹规划,确立产业与职教相互融合的基本环境;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产教融合的制度标准,从政策、法规等方面扶持“校企合作”。
比如,地方财税部门对于与职业院校的合作的企业,要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教育行政部门对于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社会保障部门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出台……
同时,政府要对校企合作的运营机制进行一定的探索。比如以区域经济发展为课题,建立职教与企业合作的地方性平台,促使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中,通过股份制等各种有效形式,促使企业与职业院校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地方产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
其次,职业院校与企业要加强衔接。
在深度参与企业生产和对未来就业形势研判的前提下,职业院校要加强在专业设置、课程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素养,企业要参与到职业院校的具体教学过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岗位会消失,一些岗位会被替代,但也会有一些新岗位诞生。为中国提供高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不能闭门造车,而是需要根据社会形势对自己院校的专业进行增减,使其更符合当下的用人需求。
在课程培训方面,职业院校要让企业走进学校,将企业员工的技术 *** 作标准转化为课程教育标准,把学校实践教学内容置换到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环节中,按照企业人才需求规格和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标准进行校企“课程置换”。学校和企业达成人才培养上的统一课程标准,让职教与就业无缝衔接。
在师资力量方面,“双师”制度要得到贯彻执行。企业技术人员要走进校园,利用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参与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并接受最新的技术理论;职业院校的老师要到企业定岗实习,致力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03
中西部崛起的良机
根据历史发展轨迹,人类第一次产业转移是从英国到美国,造就了如今还十分强大的美国;第二次产业转移是美日德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造就了亚洲四小龙;第三次产业转移是全球产业转移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造就了强大无比的“中国制造”;第四次产业转移是从中国沿海向中西部,向东南亚、南亚转移。
而在“一带一路”建设,亚欧大陆桥逐渐贯通的情况下,中西部的基础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加上沿海地区劳动力、土地要素攀升等因素,沿海地区会将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而这也是中国实施内外双循环的战略需要。
那么,如果中西部具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软性基础条件,或将为地域产业发展带来充足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