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全军开训动员令吹响了新年度练兵备战号角。在这场全军大练兵中,多种新装备和新装备亮相,体现了我军在装备现代化过程中取得的成绩。那么这次新训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191新q族和21式冬季作训服之外,还有哪些新装备和新战术呢?让我们来盘点一下。
空突旅完整形态亮相
南部战区75集团军某空突旅进行了新年度练兵动员会。会场上,该空突旅的现役装备全部公开亮相。从中我们可以对我军空突旅的最新形态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首先,确定了现阶段我军空突旅的直升机配置,一共四款机型,包括两款运输直升机,一款武装直升机和一款武装侦察直升机。而这印证了数年前央视的一则关于陆航对未来空突旅建设和战术研究的报道,在这则报道中出现了一份“战术演练课题科目要点”,将未来的空突旅划分为侦察警戒分队、火力打击分队和机降突击分队三部分。对应机型分别为为直19、直10和米171+武直9。搭配上非常合理,不过机型性能相对比较平庸,比如其中的米171不仅为从俄罗斯进口的机型,而且当初出于成本考虑,大部分为简配甚至是民用型号。
而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空突旅的机型已经全面实现了国产化,而且性能上相比之前有了巨大的提升,比如直19升级后具备搭载毫米波雷达的能力,这部分直19将负责在复杂气候环境下前出执行侦察任务,将获取的战场情报通过数据链共享给编队所有直升机,还可以提供精确定位的目标数据用于引导己方武装直升机发射的毫米波制导远程空对地导d对目标进行打击。而没有搭载毫米波雷达的直19则负责警戒任务,凭借出色的机动性携天燕90负责打击敌方武装直升机。
直10在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心脏病问题后,附加装甲、发动机尾喷口红外抑制设备,以及对抗装置都回到了直10身上,综合性达到了中型武装直升机里最强,直10将负责先行的火力打击任务,为后续的运输直升机打开通道。
在运输直升机这一块,空突旅不仅更换了国产直升机,而且通过装备两款不同的直升机分别强化了人员运输和车辆运输的能力。首先是用15吨级的直8L大型运输直升机取代了13吨级的米171直升机。相比米171,直8L除了舱内载重和吊挂能力更强外,还具备更强的车辆运输能力,后舱可以轻松运载空突旅主力的山猫全地形车。山猫全地形车是我国专门为空突旅和空降兵设计的多用途高机动性平台,除了运兵之外,还能搭载反坦克导d、迫击炮、多种口径机关炮、107火炮,甚至是122毫米榴d炮,让空突旅地面攻坚能力严重不足成为历史。
空突旅还增加了10吨级的直20运输直升机,直20采用了超大尺寸侧开式舱门设计,在执行人员输送方面效率更高,而且直8宽和直20都装备有全套的红外、雷达告警装置和对应的干扰装置,生存能力比米171更强。
并且直20有专门的武装运输型,即网友俗称的武直20,用来取代武直9,该机型与空降兵刚装备的俄制米-171Sh武装运输直升机属于同类机型,拥有不逊色于重型武装直升机的武器挂载能力,将主要负责在人员输送任务过程中提供支援火力,保证任务全程火力支援不会中断,弥补直10持续火力支援能力偏弱的缺点。可以难倒,相比美军空突旅空强地弱,我们的空突旅更加讲究空地一体平衡,不仅有着较强的空中突击能力,同样有着较强的地面突击能力。
PS:至于图片中的PCL-09卡车炮和防护型猛士3,应该只是为了演练与友军进行联合地面突击作战而临时借调来的,并非是空突旅的现役装备。毕竟以这两款装备的尺寸和吨位,除非我们空突旅装备有与美国V-22同级别的倾旋翼飞机。
边防一线部队普及红外瞄准镜
第二个亮点就是南部战区边防一线部队普及了红外瞄准镜。可以看到该边防团战士的95式步q和95式轻机q都安装了红外瞄准镜。众所周知,善于夜战一直以来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在朝鲜期间,我军强悍的夜战能力更是给美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也导致美国在之后非常强调夜视设备的研发和装备。
在夜战这方面,我军自然也不会落下,紧跟发展潮流,研制了多款单兵用夜视设备和红外瞄准镜,夜战能力不逊色于美军。例如这次该边防部队装备的便是新研制的高德IR5118轻型红外瞄准镜。这款红外瞄准镜最早出现在70周年阅兵式上的特战方阵上。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该款瞄准镜采用非致冷焦平面阵列,同时具备自动和手动两种亮度调节和自动倍率放大功能,可以让战士对300米内的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而且由于是热成像原理,具备一定的穿透能力,因此即使目标躲起来也没用,非常适合城市战使用。
此外,高德IR5118还具备很强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可以通过单兵无线网络将瞄准镜获得的高清图像发送到合成旅级指挥平台中,最大程度的分享前沿战术侦察的信息。在续航方面,高德IR5118采用了高容量电池设计,可以维持工作9小时以上,通过快速更换电池足以支撑多场高强度战斗使用。值得一提的是,高德IR5118是一款多用途红外瞄准镜,除了95式q族,最新的191q族也能够使用,而且不需要额外改装,通用性和经济性非常好。
而原本只是供特种部队使用的红外瞄准镜这次在边防部队进行普及,不仅仅是我军单兵装备又一次得到了提升,也表明了我军已经彻底告别了以往那种只重视重武器,不重视单兵轻武器的老传统。
教练10数量大幅增加,空军飞行员培养周期再次缩短
这次开训第三个亮点就是我国最先进的教练10高级教练机开始大批量进入空军院校服役,让空军飞行员培养流程得以优化,进一步缩短了飞行员的培养周期。
以往,我国空军培养一名成熟的三代机战斗机飞行员通常需要经过“院校培训、训练基地、作战部队”的三级培养流程,经过“大学基础课程——初教机训练——高教机训练——改装训练——作战训练”等五个阶段,总共耗时将近10年。这无疑严重制约了我国空军作战能力的生成和提高。在进入2000年之后,空军先是通过新的组训模式将飞行员的成长周期缩短至7年,而然在2016年对飞行员培养流程进行了再次优化,通过让空军多型现役作战飞机直接进入院校教学,将飞行员的成长周期从7年进一步缩短至5年,相比最初的10年培养时间减少了一半,成效可谓显著。但是相比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依然较大,飞行员培养缓慢对正处于高速换装阶段的中国空军而言无疑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甚至有可能拖整个空军现代化建设的后腿。
在经过大量的科学分析和论证之后,空军发现这其中的最大问题出在飞行阶段,一名新飞行员如果要成为一名三代机飞行员,先要飞一年初教6,再飞一年教8,然后飞一年歼教7(歼教9),最后飞一年三代机,耗时长达4年。并且这还是作战飞机直接进入院校教学的结果,如果放在更早以前,新飞行员的飞行阶段耗时更是长达5年。
可以看到,如果能够教8和歼教7(歼教9)合并,便能将新飞行员的飞行阶段从4年缩短到3年。而这就需要一款能够模拟三代机甚至是四代机 *** 作体验的高级教练机。教10便是在这种需求背景下研制的。教-10为双发设计,采用了翼下肋部进气方式。气动布局为典型的常规气动布局,主机翼为中等展弦比的梯形机翼,带大边条翼和前缘襟翼,教-10还采用了数字式三轴四余度电传飞控系统,具有三代战斗机的高敏捷性和大迎角机动的飞行能力, *** 纵品质也与三代机完全一致。座舱也采用了标准的一平三下的座舱界面, *** 纵界面与座舱环境与三代机基本一样。教练10可以完美地承担起三代机所有科目甚至是四代机部分科目的飞行训练。
空军在大量装备教10后,新飞行员在飞完初教6之后,不再需要花一年的时间去飞教8,而是直接飞一年教练10便能够直接在学员飞双座型战斗机(歼10S、歼11BS、飞豹,以及歼20S),不仅飞行阶段缩短到3年,而且到部队后只经过短期的作战适应性训练就可担负作战值班。
在飞行员的培养周期大幅缩短之后,空军大量20岁出头的年轻飞行员涌现,为空军的换装提供了有了的支撑。而且虽然培养周期缩短,但是新飞行员的质量相比以往不仅没有任何缩水,反而还更强了。一方面是年轻人的身体素质更好,在飞行训练时能够飞出更加极限的机动动作,另外,年轻人的学习能力更强,思维也更加活跃,能够钻研出更多更新的战术。
当然,整个新训中出现的亮点不止上面提到的三点,还有更多的亮点值得我们关注。可以说,随着军改的深入,我军无论从装备质量还是人员素质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正在大踏步地从军事大国向军事强国迈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