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
1.龙舟比赛
这个习俗,据传说,起源于古代楚人不忍卒睹,因为他们的贤臣屈原投河自尽。很多人划船救援,到了洞庭湖也没找到踪迹。有人认为划龙舟是为了驱散河里的鱼,防止它们吃掉屈原的尸体。之后每年都要举行端午节纪念屈原,然后就成了端午节的习俗。比赛中,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万人鼓掌,场面壮观。
2.驱五毒。
自周朝以来,端午节就被视为不洁和不吉利的日子。所以古人有端午节驱五毒的习俗,也是为了提醒人们防病避害。
3.吃饺子
以前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蘸糯米,洗粽子叶,包粽子。除了在家吃饭,亲戚朋友之间也互赠礼物。相传东汉建武年间,长沙人夜里梦见三闾大夫屈原,屈原对他说:“你祭祀的东西都被河里的龙偷走了。可以用艾叶包起来,用五色丝线绑起来。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就用“裹着野树叶”做了“玉米小米”,代代相传。
4.挂艾草
艾叶,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能治病的草本植物。古人认为在端午节悬挂艾叶、菖蒲等植物,可以辟邪、避邪、带来吉祥。
5、佩戴香包
在端午节期间,古人还佩戴精致的香囊。精致的衣粉荷包、香囊,内装白芷、丁香等芳香药物,有驱蚊、除秽之效。还有别出心裁的妈妈用五颜六色的布做成辣椒、黄瓜、胖娃娃、小纱灯笼、饺子等各种玩物,挂在孩子身上,据说可以驱除瘟疫。
6.缠绕彩色丝线
古人崇拜五色,五色是吉祥的颜色。在一些地区,端午节期间会将五颜六色的丝线缠在手腕上或挂在身上。传说可以延年益寿,祈求长寿福寿。
7.喷漆量
端午节时,在孩子的额头上涂抹雄黄以驱除毒虫,这是许多地方的习俗。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孩子额头上画“王”字。一个用雄黄驱毒,一个用老虎辟邪。
8.战斗草
斗草,又称斗百草,古人在准备好挂在门上的艾草后,在端午节用剩余的草药举行比赛。唐朝以后,斗草逐渐成为妇孺游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