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1983年开始在大学任教,可以说接触了数不清的学生。关于专业,乃至职业,我有两点感触:一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社会需要都是好专业;二是在可选范围内,适合自己的就是好职业。
社会需要的,都是好专业
近30年来,国内高考成绩好的孩子大都奔着金融专业来了,但上世纪70年代末我考大学那会儿,金融专业可并没有这么“火”。
我是知青,返城后在医院工作。高考时特别想继续学医,但因初中文化的“底子”所限,只能考文科,可对文科专业所知很少。
当时,国家刚刚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我觉得在文科中,学经济不错。1979年,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第一次面向全国招生,只设三个专业:财政、金融和会计。在印象中,会计是算账的,我觉得自己干不好;财政和金融相比,后者那两个字写起来更漂亮,于是就报了金融专业。
说实话,当时我对金融的认知,仅仅局限于我家楼下的小储蓄所,就是存点钱、取点钱、汇点款,仅此而已。到了大学跟班里同学一聊才知道,还有比我更“离谱”的——居然有人以为金融是专门从事金属冶炼熔化的。但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看到了,在改革之初,金融是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来的,我们班70个同学都学得特别认真扎实。后来,除了两个同学因兴趣转行了,其余68个人这辈子都在和金融打交道,都干得很努力,几乎都成了各自单位的骨干。当年一起考大学的同学上什么专业的都有,在国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在各行各业也都干得风生水起,成绩斐然。
1983年我毕业时,国家刚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急需财经类人才,各大高校急需财经专业的老师。尽管当时我可以有很多选择,但既然学校分配我留校任教,我就踏踏实实地教了38年金融,看着许许多多毕业的学生为国家发展作贡献,我很开心,也有成就感!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职业
当然,对于年轻人来说,我还是建议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因为人是有差异的。比如,形象思维能力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弱的人,就不适合学金融做投资分析。又比如,有的年轻人性格特别内向,不善于跟人打交道,如果非要学金融,还要去跑营销、卖保险产品,肯定会感到很难受。带学生这么多年,我见过不少因此而痛苦的学生。
这种痛苦的根源是什么?是因为职业选择不是出自喜爱或者适合,而是出自世俗的观念。现实中,很多高中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盲从的比例很大。在决策的过程中,家长主导的力量通常大过孩子。孩子懵懂之中通常被家长灌输:只要学金融,一辈子吃穿不愁。很多学生报金融专业,原因只是听上去“高大上”,或行业的平均薪资高。忽略个体差异而按功利的标准选择职业,不仅职业生涯不幸福,而且往往会失望,因为任何行业都不可能永远持续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以金融为例,之前为什么火?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从计划经济逐渐转向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讲求市场化资源配置,而金融是资源配置市场化最重要的方式。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中国的金融发展迅猛,机会很多,加上行业的特殊性,利润也高,但这很难持续。据我判断,金融专业最火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行业发展机会和利润都将逐渐回归正常。而现在经济发展更需要的是尖端制造业,还有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相关的行业。
我觉得“金融热”退潮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任何一个新兴学科、新兴行业的发展总是会吸纳一批最尖端的人才投入其中,创新者也能获得超额利润。但创新成功之后就会被模仿,出现熊彼特所说的“分摊创新利润”,这也是马克思“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体现。因此,选择行业不能只看现在的收入。在可选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久久为功,才会有一个美好的职业生涯。
先夯实基础,再谋职业发展
退一步说,当学生本科时选择了一个自己不太喜欢的专业,或者选择了一个本以为自己喜欢但后来不喜欢了的专业,也不算是什么重大失误。
关键问题在于,你有没有在大学里奠定厚实的理论基础,把所在专业最精华的东西学到手。打个比方,人类的知识积累就像一座山,每个专业从不同的方向往上攀登,上到更高的层面后,看到的东西就有相通性。
不管学什么专业,只要把科学根基打好,并不影响转专业谋发展,这也是我们强调本科应该宽口径、厚基础的道理。从某种程度上说,知识结构的多元化,使得跨学科跨专业学习者职业发展的优势会更大。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12日第5版
作者:李健 口述 张滢 采访整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